文献综述 | 第1-14页 |
前言 | 第14页 |
一、中层管理干部的含义、角色定位及其素质要求 | 第14-19页 |
(一) 中层管理干部的含义 | 第15页 |
(二) 中层管理干部的角色定位 | 第15-18页 |
1、中层管理干部是战略制定的参与者 | 第16页 |
2、中层管理干部是高层决策的执行者 | 第16-17页 |
3、中层管理干部是部门工作的领导者 | 第17页 |
4、中层管理干部是团队建设的实施者 | 第17-18页 |
(三) 中层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 | 第18-19页 |
二、对内公开选拔方式的界定、基本程序及其主要特点 | 第19-22页 |
(一) 对内公开选拔方式的界定 | 第20页 |
(二) 对内公开选拔方式的基本程序 | 第20-21页 |
(三) 对内公开选拔方式的主要特点 | 第21-22页 |
1、公开性 | 第21页 |
2、平等性 | 第21页 |
3、竞争性 | 第21页 |
4、择优性 | 第21-22页 |
三、国有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对内公开选拔方式的引入 | 第22-28页 |
(一) 国有企业引入中层管理干部对内公开选拔的过程 | 第22-23页 |
(二) 国有企业引入中层管理干部对内公开选拔的原因 | 第23-27页 |
1、传统选拔方式制约了国有企业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 第23-24页 |
2、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改革现行干部选拔方式 | 第24-26页 |
3、对内公开选拔方式更符合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实际需要 | 第26-27页 |
(三) 国有企业引入中层管理干部对内公开选拔的意义 | 第27-28页 |
1、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 | 第27页 |
2、有利于拓宽用人视野 | 第27-28页 |
3、有利于优化用人导向 | 第28页 |
4、有利于遏制吏治腐败 | 第28页 |
5、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 | 第28页 |
四、当前国有企业对内公开选拔中层管理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3页 |
(一) 运作的过程较为随意 | 第28-30页 |
1、选拔职位的确定比较随意 | 第29页 |
2、实施时间的确定比较随意 | 第29页 |
3、报名条件的确定比较随意 | 第29-30页 |
4、计分方法的确定比较随意 | 第30页 |
5、参与范围的确定比较随意 | 第30页 |
(二) 选拔的结果不够准确 | 第30-32页 |
1、选拔结果的合适性问题 | 第30-31页 |
2、选拔结果的公认度问题 | 第31页 |
3、选拔结果的青年化问题 | 第31-32页 |
(三) 实施的效率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1、经济成本偏高 | 第32页 |
2、运行周期过长 | 第32页 |
3、结果应用较低 | 第32-33页 |
五、国有企业对内公开选拔中层管理干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一) 在目标定位上发生偏离 | 第33-34页 |
1、为了彰显公开而开展对内公开选拔工作 | 第33页 |
2、为了体现改革而开展对内公开选拔工作 | 第33-34页 |
3、为了平衡矛盾而开展对内公开选拔工作 | 第34页 |
(二) 在制度衔接上尚存矛盾 | 第34-35页 |
1、对内公开选拔与传统选拔方式的矛盾 | 第34页 |
2、对内公开选拔与后备干部制度的矛盾 | 第34-35页 |
3、对内公开选拔与群众测评办法的矛盾 | 第35页 |
(三) 在利益调整上出现障碍 | 第35-36页 |
1、来自参与者的利益障碍 | 第35-36页 |
2、来者组织者的利益障碍 | 第36页 |
3、来自决策者的利益障碍 | 第36页 |
(四) 在方法运用上较为简单 | 第36-38页 |
1、笔试方法简单 | 第37页 |
2、面试方法简单 | 第37页 |
3、考察方法简单 | 第37页 |
4、甄选方法简单 | 第37-38页 |
六、完善国有企业对内公开选拔中层管理干部的基本措施 | 第38-48页 |
(一) 坚持对内公开选拔的基本方向 | 第38-41页 |
1、营造对内公开选拔的良好氛围 | 第38-39页 |
2、明确对内公开选拔的根本目标 | 第39页 |
3、坚持干部选拔工作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4、突出对内公开选拔的自身特点 | 第40-41页 |
5、加强对内公开选拔的规划管理 | 第41页 |
(二) 完善对内公开选拔的运作机制 | 第41-44页 |
1、明确职位状况 | 第41-42页 |
2、扩大报名范围 | 第42页 |
3、加大结果应用 | 第42-43页 |
4、突破分数限制 | 第43页 |
5、强化群众公认 | 第43-44页 |
(三) 优化对内公开选拔的测查方法 | 第44-46页 |
1、改进笔试方法 | 第44页 |
2、改进面试方法 | 第44-45页 |
3、改进考察方法 | 第45-46页 |
(四) 完善对内公开选拔的配套措施 | 第46-48页 |
1、改进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 第46页 |
2、建立对内公开选拔干部试用制度 | 第46-47页 |
3、加强对公开选拔干部的培养 | 第47页 |
4、改进中层管理干部的绩效考核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