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拟南芥poly(A)位点的特征提取和识别算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前言第12-13页
   ·分子生物学基础第13-16页
     ·遗传物质第13-14页
     ·基因的结构及表达第14-16页
   ·机器学习方法第16-18页
   ·Poly(A)位点识别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植物poly(A)位点识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20-21页
   ·本文的结构第21-22页
第二章 拟南芥ploy(A)位点特征提取第22-33页
   ·训练及测试的数据库第22页
   ·核苷分布特征第22-23页
   ·统计特征分析第23-24页
   ·特征提取第24-29页
     ·基于熵的算法第26-29页
     ·熵值分析法第29页
   ·SVM 的位点分类研究第29-33页
第三章 拟南芥ploy(A)位点识别算法第33-45页
   ·基于GHMM 的植物poly(A)位点识别模型第33-37页
     ·广义隐马尔可夫模型第33-34页
     ·植物poly(A)位点识别模型第34-35页
     ·模型参数设置第35-37页
   ·一阶异构马尔可夫子模型第37-39页
   ·Poly(A)位点识别范围扩展第39页
   ·GHMM 标定算法第39-41页
   ·EST 数据集多位点判别和整合方法第41-45页
第四章 拟南芥poly(A)位点计算机识别系统第45-54页
   ·用户界面第46-47页
   ·程序功能模块第47-49页
     ·输入模块第47-48页
     ·输出及图形处理模块第48-49页
     ·位点识别计算模块第49页
   ·数据结构第49-51页
   ·内存管理及程序优化第51-52页
   ·位点识别程序流程第52-54页
第五章 位点识别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4-62页
   ·PAS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第54-56页
   ·多位点序列位点识别效果分析第56-59页
   ·选择性位点序列位点识别效果分析第59页
   ·突变序列位点识别效果分析第59-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2-65页
   ·全文总结第62-63页
   ·不足与改进建议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羊分离株单增性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R/S分析的上证国债指数波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