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及编队控制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多机器人系统概述第15-17页
   ·多机器人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7-20页
   ·多机器人任务分配研究现状第20-23页
   ·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研究现状第23-2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贡献和论文组织结构第25-28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内容第25-26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第26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二章 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分类及描述第28-39页
   ·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分类第28-33页
     ·集中控制式和分布控制式第29-30页
     ·任务的动态性第30-31页
     ·通信方式第31-32页
     ·机器人失效第32页
     ·单机器人任务(SRT)和多机器人任务(MRT)第32页
     ·单任务机器人(STR)和多任务机器人(MTR)第32-33页
     ·机器人异构性第33页
     ·任务异构性第33页
   ·主要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模式第33-36页
     ·涌现式分配方式第34页
     ·意图合作任务分配方式第34-36页
   ·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形式化描述第36-38页
     ·任务分配的状态空间描述第36-37页
     ·简单任务分配的形式化描述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基于市场机制的简单任务分布式分配第39-70页
   ·引言第39-41页
   ·市场算法的基本思想和要素第41-47页
     ·问题的假设及相关概念第41-42页
     ·拍卖理论第42-44页
     ·合同网协议第44-46页
     ·效用函数及偏好第46-47页
   ·基于再次拍卖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算法第47-61页
     ·机器人框架结构第47-49页
     ·算法描述第49-56页
     ·价格计算第56-58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58-61页
   ·实例研究第61-69页
     ·仿真实验设计第61-62页
     ·结果分析第62-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复杂任务的分布式分配第70-94页
   ·基于能力向量的机器人及任务描述与建模第70-74页
     ·机器人及任务的能力分类描述第70-71页
     ·任务的依赖关系第71-72页
     ·任务完成的能力条件第72页
     ·机器人联盟第72-74页
   ·异构及其度量第74-79页
     ·简单群熵(Simple Social Entropy)第75-77页
     ·能力群熵第77-79页
   ·基于市场机制的复杂任务分配算法第79-82页
     ·算法假设第79页
     ·算法流程及高层通信协议第79-82页
     ·算法分析第82页
   ·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第82-88页
     ·典型多机器人仿真系统介绍第83-86页
     ·MRTASim 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仿真系统第86-87页
     ·MRTASim 典型仿真配置第87-88页
   ·复杂任务分配实例研究第88-93页
     ·仿真实验设计第88-90页
     ·算法实现第90页
     ·结果分析第90-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五章 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第94-107页
   ·引言第94-95页
   ·编队描述第95-96页
   ·编队控制第96-101页
     ·跟踪控制第96-100页
     ·编队跟踪规则第100页
     ·编队避障第100-101页
   ·编队控制实验第101-106页
     ·NuBot 机器人第101-102页
     ·运动学分析第102-103页
     ·D-A 编队控制第103页
     ·编队变形避障第103-104页
     ·编队变换避障第104-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任务分配在ROBOCUP 中的应用研究第107-124页
   ·ROBOCUP 介绍第107-109页
   ·ROBOCUP 中的任务分配问题分析第109-112页
     ·机器人足球中的角色分配方法分析第110-111页
     ·机器人足球角色分配的振荡问题第111-112页
     ·角色分配的组织框架第112页
   ·NUBOT 机器人足球队任务分配第112-120页
     ·NuBot 机器人球队设计与实现简介第113-114页
     ·阵型选择第114-115页
     ·角色分配第115-120页
   ·实验及比赛分析第120-123页
     ·仿真测试第120-122页
     ·实际比赛分析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4-127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24-125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1页
附: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141-14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1-14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撰写的研究报告第14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申请的专利第14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控制统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ARM和网络技术的远程医疗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