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基因枪法转导cyclAt等基因入水稻和T1代水稻的基因重组分析

本文主要缩写词表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9页
 1 文献综述第11-17页
   ·植物转导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1-16页
     ·基因枪转导法第11-14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14-15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15页
     ·其它转导方法第15-16页
   ·水稻遗传转导技术的应用进展第16-17页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cyclAt基因导入水稻的研究第19-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实验材料第19-21页
     ·受体水稻第19页
     ·供体质粒第19-20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0页
     ·培养基第20-21页
   ·实验方法第21-27页
     ·籼、粳水稻亚种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1页
     ·基因枪法介导籼、粳水稻亚种遗传转导体系的建面图立第21-24页
     ·GUS检测第24-25页
     ·转基因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和cyclAt的PCR检测第25页
     ·Southern杂交第25-27页
 2.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籼、粳稻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差异比较第27页
   ·籼、粳稻愈伤组织转导效率的差异比较第27-28页
   ·GUS在愈伤组织和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表达第28-30页
   ·cyclAt在转基因水稻植株基因组DNA中的整合第30页
   ·转基因植株中cyclAt基因的检测第30-31页
 3.讨论第31-35页
   ·影响水稻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第31-33页
     ·受体材料的基因型第31-32页
     ·2,4-D、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32-33页
   ·不同外源基因协同导入水稻后的表达差异第33-35页
第三章 转IPT基因水稻的基因重组分析及其生物学性状第35-45页
 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7-40页
   ·材料和试剂、仪器第37-38页
     ·植物材料第37页
     ·试剂与仪器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40页
     ·转IPT基因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8页
     ·PCR检测反应第38-39页
     ·Southern杂交第39-40页
     ·转IPT基因水稻T_1代的农艺性状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转基因水稻DNA的提取与分析第40-41页
   ·转IPT基因水稻基因组中外源基因的检测第41-42页
   ·转IPT基因水稻T_1代生物学性状第42-43页
 3.讨论第43-45页
   ·IPT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现第43-44页
   ·转IPT基因水稻T_1代植株生物学和农艺性状上的差异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3页
附表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57页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外资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的教师角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