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镇系统空间极化定量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0-20页 |
| ·城镇系统空间极化的概念、涵义 | 第10-11页 |
| ·城镇系统空间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11-16页 |
| ·空间极化理论 | 第11-12页 |
| ·空间组织理论 | 第12-16页 |
| ·空间自组织理论 | 第12-13页 |
| ·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 | 第13-16页 |
| ·国内外空间极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6-20页 |
| ·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 第16-17页 |
| ·国内研究进展综述 | 第17-18页 |
| ·分析与评价 | 第18-20页 |
| 2 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考察 | 第20-31页 |
| ·背景分析 | 第20-23页 |
| ·经济全球化 | 第20-21页 |
| ·全球化及其表现 | 第20页 |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实态 | 第20-21页 |
| ·全球化与东北地区城镇发展 | 第21页 |
| ·市场化 | 第21-22页 |
| ·市场化作用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第21-22页 |
| ·市场化与东北城镇发展 | 第22页 |
| ·东北城镇系统发展背景 | 第22-23页 |
| ·城镇人口变动的差异 | 第23-24页 |
| ·GDP 增速的差异 | 第24页 |
| ·经济运行的基本状态 | 第24-25页 |
| ·人均收入 | 第24页 |
|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第24页 |
| ·实际利用外资额 | 第24-25页 |
| ·地方财政收入 | 第25页 |
| ·房地产市场 | 第25页 |
| ·新格局的判断-加剧的地域分化 | 第25-31页 |
| ·大城市化 | 第25-27页 |
| ·四城市时代的到来 | 第26页 |
| ·四城市的进一步分化 | 第26-27页 |
| ·核心区进一步强化 | 第27-28页 |
| ·地方城市边缘化 | 第28页 |
| ·乡镇衰落 | 第28页 |
| ·城乡融合程度的分化 | 第28-31页 |
| 3 东北地区城镇系统空间极化分析 | 第31-6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 ·研究区域 | 第31页 |
| ·数据采集 | 第31-32页 |
| ·极化指数模型 | 第32-34页 |
| ·基尼系数 | 第32-33页 |
| ·极化指数 | 第33-34页 |
| ·沃尔夫森指数 | 第33-34页 |
| ·崔-王指数 | 第34页 |
| ·各城市地区的分化 | 第34-43页 |
| ·城市极化 | 第34-41页 |
| ·四大中心城市未极化 | 第41-43页 |
| ·县级单元间的极化 | 第43-58页 |
| ·经济极化与社会极化 | 第58页 |
| ·经济极化 | 第58页 |
| ·社会极化 | 第58页 |
| ·不同时期的极化格局分析 | 第58-60页 |
| ·1990-1995 年间空间极化 | 第59页 |
| ·城市的极化 | 第59页 |
| ·县之间的极化 | 第59页 |
| ·1995-2000 年间空间极化 | 第59页 |
| ·城市极化 | 第59页 |
| ·县之间的极化 | 第59页 |
| ·2000-2003 年间空间极化 | 第59-60页 |
| ·城市极化 | 第59-60页 |
| ·县之间的极化 | 第60页 |
| ·简约的机理分析 | 第60-63页 |
| ·城市扩张的动力及其差异 | 第60页 |
| ·全球化导致的区域分异 | 第60页 |
| ·行政资源的强烈影响 | 第60页 |
| ·新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60-62页 |
| ·吸引与辐射、集聚与扩散 | 第62-63页 |
| 4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后 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