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货运车辆载重规制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3-14页 |
|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 ·研究范围 | 第14页 |
|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 ·车辆载重规制的定义 | 第19-20页 |
| ·国内外研究重点 | 第20-21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公路货运业的影响 | 第21-23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交通运输量的影响 | 第21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 第21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车辆载重执法对超限程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公路基础设施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路面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桥梁的影响 | 第24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环境的影响 | 第24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对公路运输系统的影响 | 第24-2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研究发展趋势 | 第27页 |
| ·研究范围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车辆载重规制的经济、技术和制度背景 | 第29-51页 |
| ·公路运输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 ·公路货运需求特征 | 第30-32页 |
| ·公路运输供给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32-47页 |
| ·公路供给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32-39页 |
| ·载运工具供给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39-43页 |
| ·公路企业与运输企业间的契约 | 第43-47页 |
| ·车辆载重规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47-50页 |
| ·政府规制的出发点 | 第47-48页 |
| ·车辆载重规制的产生与演化机理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车辆载重规制演化的实证分析 | 第51-64页 |
| ·国外车辆载重规制的演化 | 第51-54页 |
| ·美国的车辆载重法规 | 第51-52页 |
| ·欧盟的车辆载重标准 | 第52-53页 |
| ·澳大利亚的车辆载重标准 | 第53页 |
| ·各国车辆载重标准的比较 | 第53-54页 |
| ·我国车辆载重规制的演化 | 第54-58页 |
| ·改革开放前的车辆载重规制 | 第55页 |
| ·上世纪80 年代的车辆载重规制 | 第55-56页 |
| ·上世纪90 年代的车辆载重规制 | 第56-57页 |
| ·新世纪的车辆载重规制 | 第57-58页 |
| ·我国车辆载重规制的特点 | 第58页 |
| ·我国超限运输的产生与治理 | 第58-63页 |
| ·超限运输的产生机理 | 第58-59页 |
| ·对大范围治超的解释 | 第59-60页 |
| ·车辆载重规制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 | 第60-61页 |
| ·非正式制度存在的原因 | 第61-62页 |
| ·车辆载重规制定量研究的必要性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车辆载重规制系统动力学研究 | 第64-96页 |
| ·车辆载重规制的系统动力学框架 | 第64-68页 |
| ·问题特点与研究方法选择 | 第64-65页 |
| ·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65-67页 |
| ·公路货运系统SD 框架模型 | 第67-68页 |
| ·外部参数 | 第68-69页 |
| ·货运需求子系统 | 第69-71页 |
| ·货运量 | 第69页 |
| ·货物批量 | 第69-70页 |
| ·货运需求的计算 | 第70-71页 |
| ·货运需求子系统研究流程 | 第71页 |
| ·车辆使用子系统 | 第71-78页 |
| ·车辆使用文献回顾 | 第71-73页 |
| ·车辆使用的业者个体决策 | 第73-75页 |
| ·车辆使用的业者群体决策 | 第75-77页 |
| ·车辆使用子系统研究流程 | 第77-78页 |
| ·运输成本子系统 | 第78-84页 |
| ·车辆运输成本的分类 | 第78-79页 |
| ·车辆运输成本的调查与统计 | 第79-82页 |
| ·车辆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 | 第82-83页 |
| ·运输成本子系统研究流程 | 第83-84页 |
| ·车型演化子系统 | 第84-89页 |
| ·车型演化文献回顾 | 第84-85页 |
| ·业者个体车型选择 | 第85-86页 |
| ·业者群体车型选择 | 第86-89页 |
| ·路面性能子系统 | 第89-95页 |
| ·路面使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第89-90页 |
| ·路面性能的动力学方程 | 第90-93页 |
| ·路面性能子系统研究流程 | 第93-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六章 车辆载重规制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96-108页 |
| ·模型表达与检验 | 第96-97页 |
| ·程序编写 | 第96页 |
| ·模型检验 | 第96-97页 |
| ·模型流图与参数说明 | 第97-107页 |
| ·前提假定与外部参数 | 第97页 |
| ·框架模型 | 第97-98页 |
| ·货运需求预测模型 | 第98-99页 |
| ·车辆使用模型 | 第99-100页 |
| ·车辆需求与供给模型 | 第100-101页 |
| ·车辆运输成本模型 | 第101-102页 |
| ·车型演化模型 | 第102-104页 |
| ·沥青路面性能模型 | 第104-106页 |
| ·货运量与成本模型 | 第106-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 第七章 车辆载重规制策略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108-136页 |
| ·仿真目的与方法 | 第108-111页 |
| ·外部环境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 ·公路企业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 ·路面厚度的影响 | 第113-116页 |
| ·路面维修间隔期的影响 | 第116-119页 |
| ·规制部门的影响 | 第119-127页 |
| ·统一性税费与超限处罚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 ·偏向性税费与超限处罚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 ·车辆载重标准的影响 | 第123-127页 |
| ·情景预测 | 第127-135页 |
| ·预测情景一 | 第127-131页 |
| ·预测情景二 | 第131-135页 |
| ·仿真结论 | 第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36-140页 |
| ·全文总结 | 第136-138页 |
|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136-138页 |
| ·对我国车辆载重规制策略的建议 | 第138页 |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138-140页 |
| ·研究广度方面的建议 | 第138-139页 |
| ·研究深度方面的建议 | 第139-1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0-145页 |
| 附件A 超限执法处罚策略对业者装载决策的影响 | 第145-149页 |
| 附件B 超限执法者与运输业者的博弈 | 第149-150页 |
| 附件C 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 | 第150-15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51-152页 |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