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0页
第一章 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概述第10-16页
 第一节 其他国家及地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立法概述第10-14页
  一、美国第10-11页
  二、英国第11页
  三、德国第11-13页
  四、法国第13页
  五、日本第13-14页
 第二节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立法现状第14-16页
第二章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第16-21页
 第一节 概述第16-17页
 第二节 机动车责任主体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无过错责任第17-20页
 第三节 机动车责任主体之间的过错责任第20-21页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及赔偿范围第21-27页
 第一节 赔偿原则第21-25页
  一、全部赔偿原则第21页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过失相抵原则的适用第21-25页
 第二节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之范围第25-27页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责任主体第27-37页
 第一节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一般理论第27-29页
  一、二元说第27-28页
  二、一元说第28-29页
 第二节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之认定依据第29-31页
 第三节 几种特殊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第31-37页
  一、受雇人驾驶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1-33页
  二、擅自驾驶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3页
  三、盗窃驾驶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3页
  四、分期付款买卖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3-34页
  五、车辆买卖未过户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4页
  六、出租、出借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4页
  七、车辆承包、租赁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4-35页
  八、挂靠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5-36页
  九、委托修理业者修理情形下的责任主体第36页
  十、机动车保管期间的责任主体第36-37页
第五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保障制度第37-50页
 第一节 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概述第37-39页
  一、起源第37-38页
  二、性质和功能第38-39页
 第二节 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受害人之范围第39-43页
  一、概述第39-41页
  二、分类第41-43页
 第三节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在保护受害人利益方面的缺陷第43-50页
  一、关于受害人的范围第43-45页
  二、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第45-46页
  三、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第46-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波辅助多组分及成环反应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下一篇:从保税区到自由港--上海保税功能能级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