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第2章 交通运输物流概述 | 第13-22页 |
| ·交通运输物流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 ·交通运输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模式 | 第14-16页 |
| ·交通运输物流的内在结构关系 | 第16-19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市场现状 | 第19-22页 |
| ·交通运输物流市场主体 | 第20-21页 |
| ·交通运输物流市场环境 | 第21-22页 |
| 第3章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组织系统模型分析 | 第22-36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相关环节与机构 | 第22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主管机构的职能、作用和运作模式 | 第22-33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主管机构职能和作用 | 第22-29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主管机构的运作模式和协调机制 | 第29-33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相关行业协会建设现状 | 第33-34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系统模型 | 第34-36页 |
| 第4章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协同构架理论研究 | 第36-56页 |
| ·协同学理论 | 第36-45页 |
| ·交通运输物流系统协同哲理 | 第45-50页 |
|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 第45页 |
| ·协同学理论的哲学依据和发展 | 第45-46页 |
| ·协同学方法的哲学依据和贡献 | 第46-48页 |
| ·协同学的社会应用的一些探讨 | 第48-50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系统的协同模式分析 | 第50-56页 |
| ·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机构的设计 | 第50-51页 |
| ·交通运输物流协会的建设 | 第51-54页 |
|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系统构架设计 | 第54-56页 |
| 第5章 基于协同理论的交通运输物流构架对策 | 第56-65页 |
| ·建立适应我国交通运输物流发展需要的管理组织和运作模式 | 第56-59页 |
|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机构设置 | 第57页 |
| ·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机制 | 第57-59页 |
| ·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协会的建设 | 第59-61页 |
| ·运输物流行业协会的设置 | 第59-60页 |
| ·调整物流行业协会的构成 | 第60-61页 |
| ·促进运输物流行业协会间的联合和协调发展 | 第61页 |
| ·提高企业参与行业协会和为政府机构提供建议的积极性 | 第61-63页 |
| ·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控措施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