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1 水生植物分类与特性 | 第11-16页 |
| ·水生植物的概念 | 第11页 |
| ·水生植物分类与特性 | 第11-16页 |
| ·挺水植物(Emergent plant) | 第11-12页 |
| ·浮叶植物(Floating-leaved plant) | 第12-13页 |
| ·浮水植物(Floating plant) | 第13-14页 |
| ·沉水植物(Submerged plant) | 第14-15页 |
| ·海生植物(Maritime plant) | 第15-16页 |
| 2 水生植物的景观与生态功能 | 第16-19页 |
| ·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 | 第16页 |
|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 第16-19页 |
| 3 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现状研究 | 第19-23页 |
| ·水生植物选择 | 第19页 |
| ·水生植物造景设计 | 第19-21页 |
| ·水生植物建植 | 第21-22页 |
| ·水生植物养护管理 | 第22页 |
| ·水生植物生态应用 | 第22-23页 |
| 4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园林应用调查 | 第25-40页 |
| 1 调查范围 | 第25-26页 |
| 2 调查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26页 |
| 3 水生植物应用种类调查 | 第26-33页 |
| ·应用种类 | 第26-29页 |
| ·分布与应用频度 | 第29-31页 |
| ·应用情况分析 | 第31-33页 |
| 4 水生植物物候期调查 | 第33-37页 |
| ·物候期调查的重要性 | 第33-34页 |
| ·水生植物物候期 | 第34-37页 |
| ·西湖风景区主要水生植物物候谱 | 第34-35页 |
| ·西湖风景区主要水生植物花色 | 第35-36页 |
| ·西湖风景区主要挺水植物株高 | 第36-37页 |
| 5 水生植物适宜水深范围 | 第37-38页 |
| 6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造景研究 | 第40-71页 |
| 1 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整体造景特色 | 第40-43页 |
| ·具有历史文化底蕴 | 第40-41页 |
| ·突出景观四时变化 | 第41页 |
| ·活用植物配置手法 | 第41-42页 |
| ·注重生态功能应用 | 第42-43页 |
| 2 主要景点水生植物造景 | 第43-70页 |
| ·花港观鱼(红鱼池) | 第43-47页 |
| ·营造池岸倒影效果 | 第43-45页 |
| ·突出红鱼池主景 | 第45-46页 |
| ·注重亲水性 | 第46-47页 |
| ·曲院风荷 | 第47-51页 |
| ·突出荷文化 | 第47-48页 |
| ·荷花造景 | 第48-51页 |
| ·其它水生植物造景 | 第51页 |
| ·柳浪闻莺(万柳塘) | 第51-55页 |
| ·水体空间格局 | 第52-53页 |
| ·运用色彩对比,强化观赏角度 | 第53-54页 |
| ·注重近观效果 | 第54-55页 |
| ·太子湾 | 第55-63页 |
| ·流水景观 | 第55-56页 |
| ·各区段水生植物造景 | 第56-62页 |
| ·整体造景效果 | 第62-63页 |
| ·茅乡水情 | 第63-70页 |
| ·水域特点 | 第64-65页 |
| ·体现生态景观美 | 第65页 |
| ·突出水生植物造景艺术 | 第65-70页 |
| 3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四章 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的建植和养护管理 | 第71-82页 |
| 1 水生植物的建植 | 第71-75页 |
| ·建植特点 | 第71页 |
| ·驳岸形式 | 第71-72页 |
| ·种植形式 | 第72-75页 |
| ·自然式种植 | 第72-73页 |
| ·容器种植 | 第73-74页 |
| ·种植床种植 | 第74-75页 |
| 2 水生植物的养护管理 | 第75-80页 |
| ·养护管理措施 | 第76-78页 |
| ·日常维护 | 第76页 |
| ·季节性收割 | 第76-78页 |
| ·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78-80页 |
| 3 小结 | 第80-82页 |
| 第五章 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