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知识产权确权问题研究

第一部分 概述第1-10页
 一、确权问题:知识产权制度的“阿基里斯之踵”第5-8页
 二、相关概念及讨论范围的界定第8-9页
  (一) “确权”与“权利的确定性”第8-9页
  (二) 讨论限于商标和专利第9页
 三、以五大关系为视角探讨确权问题第9-10页
第二部分 知识产权确权面临的矛盾与冲突第10-45页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问题第10-15页
  (一) 知识产权的私权本质第10-12页
   1. 知识的公共性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第10-11页
   2. 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与确权问题的产生第11-12页
  (二) 利益平衡: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2-13页
  (三) 平衡思想框架下的权利状态第13-15页
   1.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第13-14页
   2. 公示公信原则与知识产权第14-15页
 二、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矛盾问题第15-22页
  (一) 司法的最终解决第15-16页
  (二) 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制衡第16-17页
  (三) 以“恒升诉恒生”商标案为例第17-22页
   1. 案情第17-19页
   2. 为了确权的两场较量第19-20页
   3. 司法权大于行政权?第20-22页
   4. 个案的成功调解并不能消除制度隐患第22页
 三、确权标准的统一问题第22-29页
  (一) 相似性的判断:对“恒升诉恒生”商标案的继续剖析第22-25页
   1. 商标局的判断第23页
   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断第23-24页
   3. 为什么会作出不同判断第24-25页
  (二) 质疑《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25-28页
   1. 认定“混淆”的必要性第25-26页
   2. 有关“混淆”的国外立法第26-27页
   3. “混淆”省缺的危害第27-28页
  (三) 确权标准面临的困境第28-29页
 四、侵权之诉与确权之诉的矛盾问题第29-41页
  (一) 商标领域两大诉讼的关联:对“恒升诉恒生”商标案的继续剖析第29-32页
   1. 向侵权之诉逃避第29-30页
   2. 不中止诉讼带来许多问题第30-31页
   3. 可备的解决方案第31-32页
  (二) 专利领域中侵权诉讼与确权诉讼的关联第32-41页
   1. 专利权授予后的确权诉讼第32-33页
   2. 一个困扰司法界多年的问题第33-34页
   3. 中止诉讼与否:一对矛盾的解决史第34-38页
   4. 侵权判决与确权判决第38-41页
 五、民事程序与行政程序的选择问题第41-45页
  (一) 不同类型的案件第41页
  (二) 程序制度的选择第41-45页
   1. 行政案件还是民事案件第41页
   2. 行政程序是否必经第41-42页
   3. 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第42-44页
   4. 审判庭的分工第44-45页
   5. 判决类型的选择第45页
第三部分 知识产权确权问题的建议第45-53页
 一、确权客体的重新认识第45-48页
  (一) 重申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第45-46页
  (二) 权利的有效推定第46-48页
 二、确权模式的完善第48-52页
  (一) 行政成本与司法成本的考量第48-49页
  (二) 可供参考的确权模式第49-52页
   1. 改动幅度最小的模式第50页
   2. 改动幅度中等的模式第50-51页
   3. 改动幅度最大的模式第51-52页
 三、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压缩的研究
下一篇:熔融沉积制造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