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1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 第11-30页 |
2.1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第11-18页 |
2.1.1 世界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2.1.2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2.1.3 国内卡车市场竞争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 | 第15-18页 |
2.2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 第18-22页 |
2.2.1 二十世纪以前的质量检验思想 | 第18页 |
2.2.2 二十世纪的质量管理 | 第18-20页 |
2.2.3 二十一世纪的质量管理 | 第20-22页 |
2.3 国外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总体分析 | 第22-26页 |
2.3.1 国外汽车质量的历史回顾 | 第22页 |
2.3.2 国外汽车业的质量 | 第22-23页 |
2.3.3 国外汽车业的质量管理 | 第23-26页 |
2.4 国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总体分析 | 第26-30页 |
2.4.1 国内汽车行业认证工作综述 | 第26-28页 |
2.4.2 国内汽车业的质量管理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国外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30-49页 |
3.1 德国大众公司质量管理模式 | 第30-40页 |
3.1.1 德国大众公司质量保证流程 | 第30-34页 |
3.1.2 德国大众公司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 | 第34-40页 |
3.2 德国大众公司质量管理特点 | 第40页 |
3.3 日本丰田公司质量管理模式 | 第40-46页 |
3.3.1 丰田公司的质量保证流程 | 第40-42页 |
3.3.2 丰田公司的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 | 第42-44页 |
3.3.3 丰田公司质量保证部的主要业务 | 第44-45页 |
3.3.4 丰田公司质量保证部与服务部及客户关连部的关系 | 第45页 |
3.3.5 丰田公司元町工厂的质量管理 | 第45-46页 |
3.3.6 日本零部件、总成制造厂的质量管理 | 第46页 |
3.4 日本丰田公司质量管理特点 | 第46-47页 |
3.5 德国大众公司与日本丰田公司质量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现状总体分析与评价 | 第49-62页 |
4.1 一汽解放公司简介 | 第49-50页 |
4.2 一汽质量管理模式变革 | 第50-55页 |
4.2.1 建厂初期的一汽质量管理模式 | 第50-52页 |
4.2.2 改革开放时期的一汽质量管理模式 | 第52-53页 |
4.2.3 公司化体制下的一汽质量管理模式 | 第53-55页 |
4.3 一汽解放公司现有质量管理模式分析 | 第55-60页 |
4.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模式设计 | 第62-83页 |
5.1 一汽解放公司与一汽--大众公司质量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 第62-66页 |
5.1.1 一汽解放公司与一汽大众公司质量保证机构设置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5.1.2 一汽解放公司与一汽大众公司人员对比、分析 | 第63-65页 |
5.1.3 一汽解放公司与一汽大众公司职能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5.2 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 第66-69页 |
5.3 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模式设计 | 第69-80页 |
5.4 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模式实施条件及风险分析 | 第80-81页 |
5.5 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模式实施步骤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89-93页 |
ABSTRACT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