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温光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 温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11-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6-18页 |
2.2.1 控温试验 | 第16-17页 |
2.2.2 遮光试验 | 第17页 |
2.2.3 分期播种试验 | 第17-18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8-20页 |
2.3.1 主要生育期及叶龄进程的记载 | 第18页 |
2.3.2 产量及其构成的测定 | 第18页 |
2.3.3 米质测定 | 第18页 |
2.3.4 综合品质分析评价方法 | 第18页 |
2.3.5 生理测定 | 第18-19页 |
2.3.6 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 | 第19-20页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59页 |
3.1 稻米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度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 第21-30页 |
3.1.1 齐穗后控温处理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3.1.1.1 产量 | 第21页 |
3.1.1.2 实粒数和结实率 | 第21-22页 |
3.1.1.3 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 | 第22-23页 |
3.1.2 齐穗后控温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23-26页 |
3.1.2.1 碾米品质 | 第23-24页 |
3.1.2.2 外观品质 | 第24页 |
3.1.2.3 蒸煮及营养品质 | 第24-25页 |
3.1.2.4 花后16-30天控温处理稻米RVA谱的变化特征 | 第25-26页 |
3.1.2.5 稻米综合品质 | 第26页 |
3.1.3 齐穗后控温处理对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 第26-28页 |
3.1.4 花后16-30天控温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28页 |
3.1.5 齐穗后控温处理籽粒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第28-30页 |
3.2 稻米产量、品质形成的光照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 第30-42页 |
3.2.1 齐穗后遮光处理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1.1 产量 | 第30页 |
3.2.1.2 实粒数和结实率 | 第30-31页 |
3.2.1.3 千粒重和籽粒充实度 | 第31-33页 |
3.2.2 齐穗后遮光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33-37页 |
3.2.2.1 碾米品质 | 第33-34页 |
3.2.2.2 外观品质 | 第34页 |
3.2.2.3 蒸煮及营养品质 | 第34-35页 |
3.2.2.4 齐穗后遮光处理稻米RVA谱的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3.2.2.5 稻米综合品质 | 第36-37页 |
3.2.3 齐穗后遮光处理对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 第37-40页 |
3.2.4 齐穗后遮光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40-41页 |
3.2.5 齐穗后遮光处理籽粒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第41-42页 |
3.3 稻米产量、品质性状的播期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 第42-59页 |
3.3.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出叶速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1.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1.2 播期对水稻叶龄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 产量的播期效应 | 第44-47页 |
3.3.2.1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 第44页 |
3.3.2.2 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2.3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 第45-47页 |
3.3.3 品质的播期效应 | 第47-53页 |
3.3.3.1 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特征 | 第47页 |
3.3.3.2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47-53页 |
3.3.3.2.1 碾米品质的播期效应 | 第47-48页 |
3.3.3.2.2 外观品质的播期效应 | 第48-49页 |
3.3.3.2.3 蒸煮及营养品质的播期效应 | 第49-50页 |
3.3.3.2.4 稻米综合品质的播期效应 | 第50-51页 |
3.3.3.2.5 稻米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3.3.3.2.6 不同时段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4 播期对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 第53-57页 |
3.3.4.1 籽粒增重动态 | 第53-55页 |
3.3.4.2 起始生长势、灌浆速率及灌浆时间 | 第55-56页 |
3.3.4.3 不同籽粒灌浆阶段的灌浆特征 | 第56-57页 |
3.3.5 不同播期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57-58页 |
3.3.6 不同播期籽粒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第58-59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9-64页 |
4.1 水稻产量与光温生态 | 第59-60页 |
4.2 稻米品质与光温生态 | 第60-61页 |
4.3 稻米产量、品质光温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61-63页 |
4.4 品质与产量的协同效应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