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侧柏提取物对其引诱活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双条杉天牛形态特征 | 第10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研究 | 第11-14页 |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性质与组成 | 第11-12页 |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引诱作用的研究 | 第12-13页 |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驱避、致死作用的研究 | 第13页 |
·植物挥发物的其他作用 | 第13-14页 |
·应用植物挥发物中的引诱成分防治害虫的可行性探讨 | 第14-15页 |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 | 第15-17页 |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作用的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1页 |
·侧柏挥发物的提取 | 第21-22页 |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提取方法 | 第21-22页 |
·不同诱源对双条杉天牛成虫引诱活性的生物测定 | 第22-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供试虫源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两种提取液及侧柏木屑挥发性成分的采集与鉴定 | 第26-28页 |
·试验仪器 | 第26页 |
·仪器工作条件 | 第26页 |
·侧柏木屑挥发物的采集及分析 | 第26-27页 |
·两种提取液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 第27页 |
·挥发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55页 |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28-32页 |
·生活史 | 第28页 |
·生活习性 | 第28-32页 |
·两种提取法收率的计算 | 第32页 |
·水蒸气蒸馏法收率的计算 | 第32页 |
·索氏提取法收率的计算 | 第32页 |
·不同诱源对双条杉天牛成虫引诱活性的生物测定 | 第32-45页 |
·“Y”型嗅觉仪测定法的测定结果 | 第32-35页 |
·风洞法测定结果 | 第35-39页 |
·触角电位(EAG)法测定结果 | 第39-45页 |
·两种提取液及侧柏木屑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45-55页 |
4 讨论 | 第55-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