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基于网络效应的移动LBS用户的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13-18页
     ·研究的时代背景第13-14页
     ·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第14-17页
     ·论文研究的学术背景第17-18页
   ·论文研究的对象第18-19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第19-22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20页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20-2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2-41页
   ·移动LBS发展研究综述第22-30页
     ·国外移动LBS发展现状第22-26页
     ·国内移动LBS发展现状第26-27页
     ·移动LBS理论研究综述第27-30页
   ·网络效应研究综述第30-31页
   ·用户接受领域的理论综述第31-34页
   ·动机与动机理论的研究综述第34-40页
     ·动机的概念及研究综述第34-35页
     ·动机理论的理论研究综述第35-37页
     ·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动机研究综述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第41-50页
   ·移动LBS参与者的动机与行为过程分析框架第41-42页
   ·移动LBS参与者动机与行为影响因素调查第42-45页
   ·研究中各变量的构成纬度及其定义第45-46页
     ·移动LBS参与者动机与行为的外部变量第45页
     ·移动LBS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分类及界定第45-46页
     ·移动LBS参与者的感知行为第46页
     ·移动LBS参与者的参与意向与参与行为第46页
   ·理论假设与概念模型第46-49页
     ·移动LBS参与者动机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假设第46-48页
     ·移动LBS参与者动机与行为关系的概念模型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第50-56页
   ·问卷设计与发放第50-54页
     ·调研样本和调研范围第50-51页
     ·问卷设计第51页
     ·问卷变量的测量及衡量指标第51-53页
     ·问卷的测试及修改第53页
     ·问卷的发放第53-54页
   ·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第54-55页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验证第54页
     ·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第54-55页
     ·SEM分析方法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第56-66页
   ·样本分析第56-59页
     ·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第56-57页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57-59页
   ·样本信度和效度分析第59-62页
     ·问卷信度分析第59-60页
     ·问卷效度分析第60-62页
   ·实证假设检验分析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71页
   ·研究发现与结论第66-68页
     ·移动LBS用户的各变量之间的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66-67页
     ·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67-68页
   ·研究的实践应用第68-69页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69-70页
     ·实证研究样本主体覆盖范围小第69页
     ·研究的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第69页
     ·研究的深度不够第69-70页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附录第77-80页
 附录1:移动LBS参与者访谈提纲第77-78页
 附录2:移动LBS参与者动机与行为调查问卷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电信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感知价值的移动支付接受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