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探区下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0 引言 | 第7-11页 |
| ·选题依据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8-9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9-10页 |
|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0-11页 |
| 1.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1-1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1-13页 |
| ·勘探历程 | 第13页 |
| ·区域构造演化 | 第13-17页 |
| ·构造层划分 | 第17-18页 |
| 2.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 ·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 ·层序地层模式 | 第19-25页 |
| 3.单井层序分析 | 第25-36页 |
| ·测井层序地层分析基础 | 第25-28页 |
| ·玛参1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28-31页 |
| ·胜和2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 第31-33页 |
| ·井间对比 | 第33-36页 |
| 4.地震层序分析 | 第36-47页 |
| ·地震地层划分的原则 | 第37-39页 |
| ·地层接触关系和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及成因 | 第39-42页 |
| ·主要地震反射波组性质 | 第42页 |
| ·主干地震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 | 第42-47页 |
| 5.地震相解释及沉积相预测 | 第47-55页 |
| ·地震相概念及其参数 | 第47-48页 |
| ·地震相划分与对比 | 第48-49页 |
| ·地震相解释 | 第49-51页 |
| ·沉积相预测 | 第51-55页 |
| 6.和田探区下二叠统有利储集相带预测 | 第55-63页 |
| ·层序地层模型 | 第55-56页 |
| ·烃源岩预测 | 第56-59页 |
| ·储层预测 | 第59-60页 |
| ·盖层分析 | 第60页 |
|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60页 |
| ·有利区带预测 | 第60-63页 |
| 7.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