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BCI系统简介 | 第9页 |
·嵌入式系统定义及简介 | 第9-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 第12页 |
·典型的嵌入式系统 | 第12-13页 |
·嵌入式系统应用于BCI的前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系统方案的选择 | 第15-31页 |
·嵌入式处理器 | 第15-18页 |
·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 Processor Unit,EMPU) | 第15-16页 |
·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EMCU) | 第16-17页 |
·嵌入式DSP处理器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 | 第17页 |
·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 | 第17-18页 |
·常用的微处理器 | 第18-20页 |
·ARM/StrongARM | 第18页 |
·MIPS | 第18-19页 |
·PowerPC | 第19页 |
·x86 | 第19-20页 |
·68K/Coldfire | 第20页 |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 第20-22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2-31页 |
·VxWorks | 第22-24页 |
·pSOS | 第24-25页 |
·QNX/Neutrino | 第25-26页 |
·LynxOS | 第26-27页 |
·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 | 第27-29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GNU-uClinux的软件平台 | 第31-44页 |
·uClinux内核源文件的组织介绍 | 第31-32页 |
·uClinux内存管理 | 第32-35页 |
·标准Linux使用的虚拟存储器技术 | 第32-34页 |
·uClinux针对NOMMU的特殊处理 | 第34-35页 |
·uClinux的进程与线程分析 | 第35-36页 |
·标准Linux系统对进程、线程的管理 | 第35-36页 |
·uClinux的多进程处理 | 第36页 |
·uClinux的固件管理和MTD文件系统 | 第36-38页 |
·uClinux的Root文件系统 | 第38-42页 |
·常用Root文件系统 | 第39页 |
·uClinux的可执行文件格式 | 第39-42页 |
·uClinux的库 | 第42页 |
·uClinux的其他方面 | 第42-44页 |
第四章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编写 | 第44-59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概述 | 第44-46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概念 | 第44-45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特点 | 第45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组成 | 第45-46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基本实现方法 | 第46-48页 |
·LKM (Loadable Kernel Module)实现机制 | 第46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 | 第46-47页 |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方法 | 第47-48页 |
·Linux设备驱动程序需要解决的一般问题 | 第48-52页 |
·内存管理问题 | 第48-50页 |
·中断处理 | 第50-51页 |
·I/O端口 | 第51页 |
·DMA处理 | 第51-52页 |
·LCD液晶显示模块以及驱动函数和显示任务 | 第52-59页 |
·LCD模块的设计 | 第52-53页 |
·显示模块的驱动程序和显示任务 | 第53-59页 |
第五章 数据采集方案设计 | 第59-65页 |
·脑电a波特征 | 第59页 |
·内置A/D模块驱动函数 | 第59-65页 |
·A/D 转换器 | 第59-62页 |
A/D 转换器结构框图 | 第59-60页 |
A/D 转换器寄存器功能描述 | 第60页 |
A/D转换时间 | 第60页 |
睡眠模式 | 第60页 |
ADC参考针脚的配置 | 第60页 |
ADC数据读取的问题 | 第60-61页 |
A/D 转换特殊寄存器 | 第61-62页 |
·驱动函数以及测试函数 | 第62-65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6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5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奖励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