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5-6页 |
第一章 李遇秋及其手风琴作品概述 | 第6-9页 |
第一节 李遇秋生平 | 第6-7页 |
第二节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概述 | 第7-9页 |
第二章 李遇秋手风琴音乐的创作特征 | 第9-23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性标题的运用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以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 | 第11-13页 |
第三节 西方作曲技法的巧用 | 第13-20页 |
(一) 多样化旋律的运用 | 第14页 |
(二) 极富民族色彩和声的运用 | 第14-18页 |
(三) 宽泛的调性运用 | 第18-20页 |
(四) 欧洲传统曲式的承续与突破 | 第20页 |
第四节 演奏技法的创新与特殊音色的开掘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沉思与酣歌》与《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 第23-35页 |
第一节 《沉思与酣歌》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 第23-30页 |
(一) 《沉思与酣歌》的作品分析 | 第23-28页 |
(二) 《沉思与酣歌》的演奏技法探讨 | 第28-30页 |
1、清晰流畅的旋律线 | 第28页 |
2. 合理的风箱运用 | 第28-29页 |
3、细腻的触键 | 第29页 |
4、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 第30-35页 |
(一) 《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 | 第30-33页 |
(二) 《京剧脸谱》的演奏技法探讨 | 第33-35页 |
1、京剧神韵的把握 | 第33-34页 |
2、形象的鲜明对比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李遇秋在中国手风琴音乐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及贡献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注释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