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2-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非线性控制策略综述 | 第6-7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7-9页 |
第二章 自抗扰控制策略 | 第9-28页 |
·概述 | 第9页 |
·自抗扰控制器ADRC | 第9-16页 |
·反馈线性化 | 第9-10页 |
·跟踪微分器TD | 第10-11页 |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 第11-13页 |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 | 第13-15页 |
·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结构 | 第15页 |
·自抗扰控制对控制理论的贡献 | 第15-16页 |
·自抗扰控制器的应用 | 第16-20页 |
·时变系统的控制 | 第16-17页 |
·多变量系统解耦控制 | 第17页 |
·最小相位系统控制 | 第17-18页 |
·大时滞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控制 | 第18-19页 |
·非最小相位系统控制 | 第19页 |
·二阶ADRC控制一阶和三阶对象的可能性分析 | 第19-20页 |
·模型补偿自抗扰控制器 | 第20-21页 |
·串联型自抗扰控制器 | 第21-23页 |
·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 | 第23-24页 |
·自抗扰控制器模块化算法实现 | 第24-27页 |
·FST函数模块化算法的实现 | 第24-25页 |
·TD函数算法实现 | 第25页 |
·FAL函数模块算法实现 | 第25-26页 |
·三阶CESO模块算法实现 | 第26页 |
·调试器TESO模块算法实现 | 第26-27页 |
·四阶CESO3模块算法实现 | 第27页 |
·参数整定方法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非线性补偿PID控制策略 | 第28-34页 |
·非线性补偿PID的设计思想 | 第28-29页 |
·基于指数函数补偿的PID控制 | 第29-31页 |
·基于指数函数补偿的PID控制 | 第29-30页 |
·补偿函数novel的算法实现 | 第30页 |
·基于指数函数补偿的PID控制在STAR-90中的算法实现 | 第30页 |
·参数整定规则 | 第30-31页 |
·基于函数切换补偿的PID控制 | 第31-33页 |
·基于函数切换补偿的PID控制 | 第31页 |
·智能开关select的模块算法设计 | 第31-32页 |
·放大函数fal的设计 | 第32页 |
·缩小或保持函数sat的设计 | 第32-33页 |
·偏差修正值el的求取 | 第33页 |
·参数整定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先进控制策略在过热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 第34-43页 |
·常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介绍 | 第34-35页 |
·过热汽温控制的特点 | 第35页 |
·三种先进策略在仿真机中的实现 | 第35-37页 |
·自抗扰控制的实现方案 | 第35-36页 |
·基于指数函数补偿的PID控制实现方案 | 第36页 |
·基于函数切换补偿的PID控制实现方案 | 第36-37页 |
·机组变负荷试验 | 第37-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先进控制策略在循环流化床控制中的应用 | 第43-50页 |
·内江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 第43-44页 |
·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简介 | 第44-45页 |
·先进控制策略在床温控制中的仿真研究 | 第45-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 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