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一、 英美法系司法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特点及WTO规则中的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 | 第12-20页 |
(一) 英美法系司法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 第12-16页 |
(二) WTO规则中的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 | 第16-20页 |
(1) 行使司法审查权的机构具有多样性及审查机关的独立性 | 第16-17页 |
(2) 审查程序的必须是“公正的、客观的”,必须符合正当法律程序要求 | 第17-18页 |
(3) 司法审查的最终性 | 第18页 |
(4) 司法审查范围极为有限 | 第18-19页 |
(5) WTO诸项有关司法审查的协议中,比较明显的体现出了对其成员宪政结构和法律制度的尊重 | 第19-20页 |
二、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现状与WTO司法审查制度的冲突 | 第20-33页 |
(一)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与WTO司法审查制度适应之方面 | 第20-21页 |
(二)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与WTO司法审查制度之冲突 | 第21-33页 |
(1) 关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 | 第21-23页 |
(2) 行政终局裁决的问题 | 第23-24页 |
(3)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和法律地位问题 | 第24-25页 |
(4) WTO与我国的行政审判体制 | 第25-26页 |
(5) 我国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问题 | 第26-28页 |
(6) WTO规则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使用问题 | 第28-33页 |
三、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 第33-46页 |
(一) 完善当事人资格 | 第33-36页 |
(二) 扩大收案范围 | 第36-38页 |
(三) 明确审查标准 | 第38-39页 |
(四) 确立法院对行政行为的最终审查地位 | 第39-40页 |
(五) 改革现行司法体制,保证人民法院能依法独立审判 | 第40-41页 |
(六) 改革审理程序 | 第41-42页 |
(七) 改变庭审方式 | 第42页 |
(八) 完善证据制度 | 第42-43页 |
(九) 重构行政判决制度 | 第43-45页 |
(十) 建立和解和调解制度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