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

汽车零部件的模具设计

摘要第1-8页
1 绪论第8-12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9页
     ·CAD/CAM的发展趋势第9-10页
   ·模具的地位第10-11页
     ·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10-11页
     ·CAD/CAM技术的历史地位第11页
   ·本章小结第11-12页
2 离合器的结构设计第12-17页
   ·分类与性能第12页
     ·基本要求第12页
     ·分类与特性第12页
   ·摩擦离合器的主要性能及其计算第12-14页
     ·接合过程第12-13页
     ·性能参数计算第13-14页
   ·离合器壳的设计第14-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3 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与要点第17-22页
   ·冲压模具设计过程第17-18页
     ·冲压模具的功能第17页
     ·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设计程序第17-18页
   ·模具设计要点第18-20页
     ·总体设计要点第18-20页
       ·总体结构形式的确定第18-19页
       ·压力中心的计算第19-20页
   ·冲压设备的选择第20-21页
     ·设备类型的选择第20-21页
     ·设备规格的选择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4 离合器壳模具设计第22-51页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第22-23页
   ·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第23-24页
     ·计算毛坯尺寸第23页
     ·计算拉深次数第23页
     ·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第23-24页
   ·工序设计与工艺计算第24页
     ·排样、裁板方案第24页
     ·确定中间工序尺寸第24页
   ·压力、压力中心及压力机选择第24-28页
     ·落料拉深工序第24-25页
     ·冲Φ150mm底孔第25-26页
     ·冲9个Φ6.5mm小孔第26页
     ·冲9个R12mm半球形孔第26页
     ·冲6个Φ8.5mm孔第26页
     ·冲3个Φ6.5mm定位孔第26-27页
     ·冲2个Φ6mm工艺孔第27页
     ·冲Φ5mm孔第27页
     ·冲侧面3个窗形孔第27页
     ·切边工序第27-28页
   ·模具的结构设计第28-49页
     ·落料、拉深复合模的设计第28-34页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第28页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第28-29页
       ·选用标准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第29页
       ·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第29-34页
     ·底孔冲模设计第34-39页
       ·凸、凹模尺寸确定第34-35页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第35页
       ·选用标准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第35页
       ·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第35-39页
     ·小孔冲模设计第39-43页
       ·凸、凹模尺寸确定第39页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第39页
       ·选用标准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第39页
       ·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第39-43页
     ·边缘小孔冲模设计第43-46页
       ·凸、凹模尺寸确定第43页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第43页
       ·选用标准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第43页
       ·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第43-46页
     ·切边第46-49页
       ·模具结构设计第46-49页
   ·软件设计第49-50页
     ·设计模块第49页
     ·交互界面的设计第49页
     ·数据采集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第51-57页
   ·典型机床及其应用第51页
   ·数控机床的技术发展第51-52页
     ·网络化制造的关键技术第51-52页
     ·集成化的数控技术第52页
   ·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第52-56页
     ·基本概念第52页
     ·程序编制第52-53页
     ·源程序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总结第57页
   ·展望第57-59页
附录第59-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品牌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优质黄酒菌种、原料及其发酵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