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走私现象解读与中国缉私体制的实践研究

序言第1-9页
1 走私现象解读第9-17页
 1.1 走私产生的主观原因经济学分析第9-11页
  1.1.1 走私主体的经济人假设分析第9-10页
  1.1.2 走私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分析第10-11页
 1.2 走私产生的客观原因分析第11-15页
  1.2.1 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第11-12页
  1.2.2 外贸、关税政策、非关税措施的负面影响第12-13页
  1.2.3 政企不分与改革开放初期的“走私发财论”影响第13页
  1.2.4 海关制度及监管中存在某些漏洞第13-14页
  1.2.5 市场监管不严,走私私货有销路第14页
  1.2.6 对走私分子惩治、处罚过轻第14-15页
 1.3 走私产生的危害第15-17页
  1.3.1 走私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第15-16页
  1.3.2 走私败坏政府形象第16页
  1.3.3 走私大大减少国家财政收入第16-17页
2 政府的缉私经济职能第17-22页
 2.1 政府的经济职能第17-18页
 2.2 政府缉私经济职能产生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2.2.1 市场失灵第18-19页
  2.2.2 政府干预第19页
 2.3 政府缉私经济管制职能第19-22页
  2.3.1 政府的对外贸易管制职能第19-21页
  2.3.2 政府的缉私职能第21-22页
3 中国缉私体制的历史沿革和实际运作成效第22-31页
 3.1 中国缉私体制的发展历程第22-25页
  3.1.1 改革开放初期的缉私体制第22-23页
  3.1.2 九十年代的缉私体制第23-24页
  3.1.3 现行的缉私体制第24-25页
 3.2 现行中国缉私体制的运作成效第25-27页
  3.2.1 打击走私成效显著,大规模走私受到遏制第25页
  3.2.2 国家税收逐年大幅度增长,连续创历史新高第25-26页
  3.2.3 净化了进出口环境,维护了进出口经济秩序第26-27页
 3.3 现行缉私体制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3.3.1 打私综合治理机制没有完全形成第27-28页
  3.3.2 缉私执法环境存在一些问题第28-29页
  3.3.3 法律制度规定出台严重滞后,不适应缉私工作需要第29-30页
  3.3.4 执法监督不力,执法腐败问题严重第30-31页
4 缉私体制改革创新的理论分析第31-37页
 4.1 缉私体制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第31-32页
 4.2 缉私体制创新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第32-34页
 4.3 缉私体制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第34-36页
 4.4 缉私体制创新的寻租设租理论分析第36-37页
5 中国缉私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缉私体制第37-47页
 5.1 追求各利益主体利益的公平分配第37-39页
 5.2 改革国家关贸政策,实行政府公平管理第39-40页
 5.3 构筑公平、公开、公正的法律法规体系第40-41页
 5.4 构建企业守法信用评估体系第41-42页
 5.5 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的有机整体第42-44页
 5.6 建立公开、公正的廉政防腐体系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隐性课程评价的理论初探
下一篇:创造教育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