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一 导论 | 第6-14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0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4页 |
|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12-13页 |
| ·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 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信用担保产生的原理 | 第14-28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14-16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第16-19页 |
| ·中小企业自身利益因素分析 | 第17-18页 |
| ·间接融资部门因素分析 | 第18页 |
| ·直接融资部门因素分析 | 第18-19页 |
|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 第19-24页 |
|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失灵的经济学分析 | 第19-20页 |
|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理论及博弈分析 | 第20-22页 |
| ·信用担保产生的经济学原理 | 第22-24页 |
|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 第24-26页 |
| ·建立信用担保制度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 | 第26-28页 |
| 三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作模式研究 | 第28-60页 |
| ·担保的定义 | 第28-29页 |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 第29-34页 |
| ·基本分类 | 第30-31页 |
| ·设立宗旨 | 第31-32页 |
| ·绩效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功能与组织模式研究 | 第34-42页 |
| ·宗旨与功能 | 第34-35页 |
| ·组建模式 | 第35-36页 |
| ·组织模式 | 第36-42页 |
| ·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 | 第42-46页 |
| ·资金来源 | 第42-45页 |
| ·资金运用 | 第45-46页 |
| ·信用担保机构的经营原则与担保程序 | 第46-53页 |
| ·经营原则 | 第46-47页 |
| ·担保程序 | 第47-49页 |
| ·担保对象和条件 | 第49-50页 |
| ·担保规模 | 第50-51页 |
| ·担保方式、担保范围和比例 | 第51-52页 |
| ·担保赔付控制 | 第52-53页 |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证研究 | 第53-60页 |
| ·杭州市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情况 | 第53-60页 |
| 四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分析与防范 | 第60-64页 |
| ·信用担保业风险分析 | 第61-62页 |
| ·信用担保风险的防范 | 第62-64页 |
| ·内部控制 | 第63页 |
| ·外部控制 | 第63-64页 |
| 五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 第64-80页 |
|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意义与特点 | 第64-68页 |
|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意义 | 第64-66页 |
|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特点 | 第66-68页 |
|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与方法综述 | 第68-69页 |
|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构建 | 第69-80页 |
|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设立与方法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69-71页 |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71-76页 |
| ·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76-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