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主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12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2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 1.3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2章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简介 | 第13-26页 |
| 2.1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 2.2 锅炉生产自动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 | 第14-17页 |
| 2.2.1 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 | 第14-15页 |
| 2.2.2 自动调节系统的分类 | 第15-17页 |
| 2.3 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 | 第17-18页 |
| 2.3.1 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 | 第17页 |
| 2.3.2 调节系统的品质指标 | 第17-18页 |
| 2.4 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 | 第18-21页 |
| 2.4.1 有自平衡能力对象的动态特性 | 第18-20页 |
| 2.4.2 无自平衡能力对象的动态特性 | 第20-21页 |
| 2.5 工业调节器的动态特性 | 第21-25页 |
| 2.5.1 自动调节器的基本调节作用 | 第21-22页 |
| 2.5.2 工业调节器的动态特性 | 第22-25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 第26-40页 |
| 3.1 引言 | 第26页 |
| 3.2 船用主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现状 | 第26-29页 |
| 3.3 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9-39页 |
| 3.3.1 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9-36页 |
| 3.3.2 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6-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 第40-47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主锅炉燃烧协调控制系统的现状 | 第40-43页 |
| 4.3 主锅炉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 | 第43-4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船用主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仿真试验结果 | 第47-57页 |
| 5.1 引言 | 第47页 |
| 5.2 变偏置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系统仿真试验结果 | 第47-52页 |
| 5.3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仿真试验结果 | 第52-5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工程硕士研究生简介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