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维酸产生菌的改良
图形目录 | 第1-5页 |
表格目录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研究论文 克拉维酸产生菌的改良 | 第11-56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23页 |
1 材料 | 第13-15页 |
2 方法 | 第15-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50页 |
1 克拉维酸效价的测定-一剂量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24页 |
2 抗终产物类似物舒巴坦钠高产菌的获得 | 第24-27页 |
3 甘油耐受性突变株高产菌的获得 | 第27-30页 |
4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高产菌的获得 | 第30-33页 |
5 棒状链霉菌CCRC11518-Ⅲ50菌株谱系 | 第33-34页 |
6 高产菌Ⅲ_(50)的稳定性考查 | 第34-35页 |
7 发酵条件优化试验 | 第35-47页 |
8 高产菌Ⅲ_(50)放大发酵过程中参数的测定 | 第47-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1 筛选方法的建立 | 第50-51页 |
2 诱变育种 | 第51-52页 |
3 发酵条件优化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文献综述: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研究进展 | 第56-82页 |
前言 | 第56-57页 |
1 克拉维酸产生菌 | 第57-58页 |
2 克拉维酸作用机理 | 第58-60页 |
3 克拉维酸生物合成机制 | 第60-66页 |
4 与克拉维酸有关的棒状链霉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66-70页 |
5 提高克拉维酸产量的策略 | 第70-72页 |
6 克拉维酸的提取 | 第72-73页 |
7 克拉维酸抗菌活性及药动学 | 第73-75页 |
8 临床应用 | 第75页 |
9 结束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