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一、 中国近代平民教育的历史回顾 | 第12-19页 |
二、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平民教育发展的原因 | 第19-33页 |
(一) 国民政府对大后方平民教育的支持及采取的措施 | 第19-23页 |
(二) 中共对大后方平民教育运动的支持 | 第23-25页 |
(三) 美国朝野大力支持中国大后方的平民教育运动 | 第25-26页 |
(四) 大后方教育界和实业家对平民教育发展的推动 | 第26-29页 |
(五) 晏阳初等“平教会”成员的艰苦努力 | 第29-33页 |
三、 抗战时期大后方平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新都实验县为例) | 第33-49页 |
(一) 大后方的平民识字教育 | 第33-41页 |
(二) 大后方的平民政治教育--时平民的爱国思想教育 | 第41-45页 |
(三) 大后方的平民生计教育 | 第45-47页 |
(四) 大后方的平民卫生教育 | 第47-49页 |
四、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平民教育的主要特点 | 第49-56页 |
(一) 大后方平民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较战前尤为加强 | 第49-51页 |
(二) 大后方平民教育更注重于对“平教”后备人才的培养 | 第51-53页 |
(三) 大后方平民教育具有“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特点 | 第53-54页 |
(四)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平民教育运动具有“时断时续”性 | 第54-56页 |
五、 抗战时期大后方平民教育发展的意义和局限 | 第56-69页 |
(一) 大后方平民教育发展的意义 | 第58-64页 |
(二) 大后方平民教育发展的局限 | 第64-69页 |
六、 结语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