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

引论第1-19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二、论题的选择第12-13页
 三、研究主题及其框架第13-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7页
 五、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第17-19页
第一章 文献述评第19-48页
 一、再生产理论渊源第20-25页
 二、几种再生产理论第25-40页
 三、近年来关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探讨及其实证研究第40-48页
第二章 城乡教育差异的背景和家庭中文化资本的差异第48-71页
 一、城乡差异的历史与根源第49-53页
 二、经济上的差距第53-56页
 三、城乡居民文化上的差距及其为子女提供文化资本的差异第56-65页
 四、城乡正规幼儿教育的差距第65-66页
 五、城乡早期教育结果的差异第66-71页
第三章 教育政策中的文化倾向第71-123页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7年第71-87页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第87-94页
 三、1978年以后第94-120页
 四、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第四章 教育内容与评价标准的文化倾向:教科书与高考试卷分析第123-161页
 一、教科书(语文)分析第123-140页
 二、高考试卷(语文)分析第140-161页
第五章 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城乡差异:个案研究第161-219页
 一、案例背景材料第163-166页
 二、课程表分析第166-177页
 三、教案分析第177-186页
 四、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分析第186-193页
 五、学校规范分析第193-208页
 六、学生家庭背景分析第208-213页
 七、学生对自身地位的认同:不平等的合法化第213-217页
 八、本章小结第217-219页
第六章 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第219-231页
 一、大学生的城乡身份分析第220-225页
 二、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城乡差异第225-231页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第231-245页
 一、入学前的城乡差异第231-232页
 二、学校教育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现象第232-234页
 三、文化再生产的结果是社会再生产第234-235页
 四、再生产循环圈的中断第235-237页
 五、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237-245页
参考文献第245-253页
后记第253-255页

论文共2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校园网计费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H2O2代谢及膜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