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下的利益代表模式--以城市房屋拆迁为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利益代表模式 | 第12-18页 |
(一) 美国行政法的传统模式 | 第12-13页 |
(二) 利益代表模式的产生 | 第13-14页 |
(三) 利益代表模式的分类 | 第14-16页 |
1. 司法模式 | 第14-15页 |
2. 政治模式 | 第15-16页 |
(四)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6-18页 |
1. 利益代表与利益表达 | 第16-17页 |
2. 利益代表与行政参与 | 第17-18页 |
(五) 对利益代表模式的评价 | 第18页 |
二、利益代表制对城市房屋拆迁的影响分析 | 第18-29页 |
(一) 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2页 |
1. 混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 | 第19-20页 |
2. 政府角色错位 | 第20-21页 |
3. 房地产商利益集团影响政府行为 | 第21-22页 |
(二) 房屋拆迁中所存问题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1. 对公共利益的认识不足 | 第22-24页 |
2. 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 | 第24-25页 |
3. 弱势群体力量薄弱 | 第25-26页 |
(三) 利益代表制对城市房屋拆迁的影响 | 第26-29页 |
1. 利益代表制对拆迁中公共利益的影响 | 第26-27页 |
2. 利益代表制对政府拆迁行为中自由裁量权的影响 | 第27-29页 |
3. 利益代表制对房屋拆迁中弱势群体的保障 | 第29页 |
三、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益代表制 | 第29-38页 |
(一) 利益代表的提供 | 第29-32页 |
1. 人大和政协 | 第30页 |
2. 执政党 | 第30-31页 |
3. 社会团体 | 第31-32页 |
(二) 利益代表的成本 | 第32-33页 |
(三) 行政程序的提供 | 第33-35页 |
(四) 司法审查 | 第35-37页 |
(五) 利益代表的政治模式 | 第37-38页 |
四、发展我国利益代表模式的构想 | 第38-44页 |
(一) 培育良好的公民意识 | 第38-39页 |
(二) 促进社会团体健康发展 | 第39-41页 |
(三) 强化行政程序建设 | 第41-42页 |
(四) 深化司法制度改革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