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近代哲学(1840~1918年)论文

叶适儒学思想研究--德与利统一的哲学试探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论第12-27页
 一 叶适儒学思想研究状况第12-18页
 二 选题的原因及意义第18-25页
 三 关于方法论的说明第25-27页
第一章 叶适德与利统一的哲学溯源第27-72页
 第一节 叶适乾道的哲学意蕴—天行健第27-45页
 第二节 叶适的人性分析—君子自强不息第45-72页
  一 孔子及其以前的人性简析第45-52页
  二 人性与道的合一性第52-67页
  三 利与命与仁第67-72页
第二章 叶适德与利关系的基本内容探析第72-167页
 第一节 德与利的涵义第72-74页
 第二节 孔子及其以前的德与利统一的简析第74-80页
 第三节 人的德性分析第80-112页
  一 成德之功在于学与思第80-104页
  二 德之显:仁与礼第104-112页
 第四节 利的分析第112-136页
  一 德利之间在于行动第112-120页
  二 立义行善与务实求事功第120-125页
  三 现实不利(未善)的洞察第125-136页
 第五节 德与利统一的思想和方案第136-147页
  一 仁之爱与生:顺民第136-139页
  二 天下之势在己:利民利国第139-142页
  三 行实德,修实政:为民为国第142-147页
 第六节 经济中德与利关系的突显第147-167页
  一 批判“重本抑末”,主张“扶持商贾”第147-152页
  二 重视富民,反对抑兼并第152-157页
  三 “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第157-167页
第三章 德利统一的内部机制第167-202页
 第一节 人之在特性分析第167-174页
  一 人之在的特性引出第167-169页
  二 人之在的特性辨析第169-174页
 第二节 理欲统一第174-180页
 第三节 义利统一第180-202页
  一 义与利问题产生的现实基础第180-182页
  二 “利,义之和”第182-185页
  三 “何必曰利?”第185-189页
  四 “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第189-202页
参考文献第202-210页
后记第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德减法--庄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下一篇:孟子仁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