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周扬与中国“鲁迅传统”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序言第8-14页
第一章 :左联恩怨录——“横站的士兵”与“职业革命家”第14-42页
 第一节 :左联队伍中“横站的士兵”与“职业革命家”第15-26页
  一、 “横站的士兵”——左联鲁迅第15-22页
  二、 “职业革命家”——左联周扬第22-26页
 第二节 :围绕文艺的纷杂争论——“四条汉子”缘起第26-35页
  一、 《汉奸的供状》引发的按语和回信第26-28页
  二、 “秘密起来,不寄给我看”的《文学生活》第28-30页
  三、 左联解散——“一条战线”的悄然消亡第30-32页
  四、 “两个口号”之争——左联矛盾沉默后的爆发第32-35页
 第三节 宗派主义的溯源——周扬与鲁迅矛盾探源第35-42页
  一、 现实存在的宗派主义第36-37页
  二、 左联内部的异质性第37-39页
  三、 从“作家联盟”到“第二党”——左联的政治化渐变第39-42页
第二章 :周扬与“鲁迅传统”的构建第42-109页
 第一节 :“官方鲁迅传统”的发端第42-46页
  一、 鲁迅吊唁——鲁迅话语权的选择第43-44页
  二、 “官方鲁迅传统”的核心理论构建第44-46页
 第二节 周扬鲁迅话语权的奠定第46-53页
  一、 周扬官方话语权的确立第47-49页
  二、 周扬鲁迅话语权的奠定第49-51页
  三、 周扬话语权的扩大和巩固第51-53页
 第三节 周扬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和构建第53-98页
  一、 延安时期周扬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构建第53-76页
  二、 十七年时期周扬对“鲁迅传统”的阐释与构建第76-98页
 第四节 “官方鲁迅传统”的反戈第98-109页
  一、 文革中周扬批判的话语背景第98-100页
  二、 文革中的周扬批判——“官方鲁迅传统”的反戈第100-106页
  三、 走在“金光大道”上的“鲁迅传统”第106-108页
  四、 文革时期周扬与“鲁迅传统”构建小结第108-109页
第三章 :周扬与“鲁迅传统”的嬗变第109-140页
 第一节 周扬曲折的文艺界复出之途第109-115页
  一、 在粉碎“四人帮”中完成自我辩诬第109-111页
  二、 在道歉忏悔中完成情感“洗罪”第111-113页
  三、 审时度势,再立潮头——重掌官方文艺话语权第113-115页
 第二节 知识分子立场复归,个人化“鲁迅”解冻第115-122页
  一、 周扬悬而未断的知识分子立场复归第115-119页
  二、 周扬开启的个人化鲁迅话语第119-122页
 第三节 人道主义探索中周扬鲁迅话语的变更及影响第122-140页
  一、 周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之路第123-129页
  二、 从“科学精神”到“人”——为“人文鲁迅传统”破冰第129-138页
  三、 “新时期”周扬“鲁迅传统”探索的局限和意义第138-140页
结语第140-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52-153页
后记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婢女形象研究
下一篇:清代常州钱氏家族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