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问题提出第10-16页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二、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第11-12页
 三、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视第12-13页
 四、现状调查及分析第13-16页
第二章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概念界定及意义第16-22页
 第一节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一、对教学模式的理解第16-17页
  二、对探究、参与的理解第17页
  三、对学生参与主体教学及探究——主体参与的理解第17-18页
 第二节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教学模式的意义第18-22页
  一、探究——主体参与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第19页
  二、探究——主体参与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第19-20页
  三、探究——主体参与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第20-22页
第三章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依据第22-26页
 第一节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第22-23页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第23-24页
  三、G·波利亚提倡的“主动学习”原理第24页
 第二节 现代学生观和数学学习论看第24-26页
  一、从现代学生观看“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第24-25页
  二、从数学学习理论看“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第25-26页
第四章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及教学策略第26-46页
 第一节“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原则第26-28页
  一、主体性原则第26-27页
  二、探究性原则第27页
  三、问题性原则第27页
  四、“启动学习”教学原则第27-28页
  五、创造性教学原则第28页
 第二节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第28-30页
  一、对“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第28-30页
  二、“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第30页
 第三节 关于“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三种类型第30-40页
  ﹝课型1﹞第30-33页
   概念课:“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第30-33页
  ﹝课例2﹞第33-36页
   定理、公式课:“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第33-36页
  ﹝课例3﹞第36-40页
   习题课:“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第36-40页
 第四节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第40-46页
  一、创设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动脑想”的机会第40-42页
  二、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动口说”的机会第42-43页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第43-46页
第五章 “探究-主体参与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案研究第46-61页
 第一节 概念课的个案研究第46-51页
 第二节 定理课的个案研究第51-55页
 第三节 习题课的个案研究第55-61页
注释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挖历史教材 弘扬传统美德
下一篇:高中学生数学焦虑的课堂教学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