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Ad Hoc网络概述 | 第11-12页 |
·Ad Hoc网络的特征与难点 | 第12页 |
·Ad Hoc网络的应用前景 | 第12-14页 |
·Ad Hoc网络的研究热点 | 第14-17页 |
·国际上研究机构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创新点 | 第18-21页 |
·本文的结构和安排 | 第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第2章 IEEE802.11e无线局域网接入延迟性能分析 | 第26-44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EDCA机制 | 第27-28页 |
·相关工作 | 第28-29页 |
·EDCA分析模型 | 第29-33页 |
·马尔科夫模型 | 第29页 |
·状态转移分析 | 第29-32页 |
·系统方程 | 第32-33页 |
·接入延迟估计 | 第33-34页 |
·模型验证 | 第34-39页 |
·两个接入类别 | 第35-37页 |
·四个接入类别 | 第37页 |
·移动场景 | 第37-38页 |
·数据流分布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第3章 无线局域网性能优化 | 第44-60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相关工作 | 第45-47页 |
·BEB算法 | 第45-46页 |
·研究进展 | 第46-47页 |
·网络吞吐率分析 | 第47-49页 |
·竞争感知的联合调整策略 | 第49-50页 |
·算法复杂度以及性能分析 | 第50-55页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50-53页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53-55页 |
·仿真结果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4章 可用带宽感知技术 | 第60-84页 |
·引言 | 第60页 |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带宽估计方式比较 | 第60-61页 |
·影响可用带宽估计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61-66页 |
·碰撞概率 | 第61-62页 |
·信道空闲比例 | 第62页 |
·回退时间 | 第62-63页 |
·数据帧重传 | 第63页 |
·自适应速率 | 第63-64页 |
·多优先级 | 第64页 |
·接入信道方式 | 第64-65页 |
·业务类别 | 第65-66页 |
·研究进展 | 第66-71页 |
·提高传输范围 | 第66-67页 |
·时域分析 | 第67-69页 |
·碰撞概率估计 | 第69-71页 |
·基于数学模型估计 | 第69-70页 |
·基于实时测量 | 第70-71页 |
·带宽感知方案 | 第71-75页 |
·信道监测机制 | 第72-73页 |
·数据帧碰撞预测 | 第73-74页 |
·可用带宽估计机制 | 第74-7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5-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第5章 可用带宽感知技术相关应用 | 第84-106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接入控制策略 | 第85-91页 |
·研究进展 | 第85-86页 |
·信道模型 | 第86-89页 |
·本地接入控制 | 第89页 |
·端到端分布式接入控制 | 第89-91页 |
·接入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分析 | 第91-94页 |
·中继节点选择策略 | 第94-100页 |
·算法主要思想 | 第96页 |
·算法流程及复杂度分析 | 第96-100页 |
·中继节点选择策略仿真结果 | 第100-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第6章 链路稳定性感知技术 | 第106-125页 |
·引言 | 第106-107页 |
·相关工作 | 第107-108页 |
·链路生存时间感知方法 | 第108-116页 |
·面向路径稳定性的按需路由机制 | 第116-118页 |
·路由机制性能仿真 | 第118-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5-128页 |
·本文的研究成果总结 | 第125-126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26-128页 |
缩略词 | 第128-130页 |
结束语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发表或已录用论文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