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市场化理念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3-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二、关于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简析第14-15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7页
  一、研究目的第15-16页
  二、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7页
  一、深入访谈法第17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17页
  三、案例比较分析法第17页
  四、文献研究法第17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第17-18页
 第五节 创新之处第18页
第二章 政府部门公务员人力资源开发与市场化理念概述第18-28页
 第一节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涵义第18-19页
 第二节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运用市场化理念的相关理论第19-28页
  一、市场理论及其运行机制第19-20页
  二、人力资本理论第20-23页
  三、公务员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理论第23-27页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7-28页
第三章 市场化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运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第28-32页
 第一节 市场化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运用的必然性分析第28-29页
  一、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属性决定第28-29页
  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决定第29页
  三、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化理念的价值依据决定第29页
 第二节 市场化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第29-32页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第29-30页
  二、有利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第30页
  三、有利于政府服务模式的转换第30-31页
  四、有利于体现公务员特性,调动其积极性第31-32页
第四章 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运用市场化理念的现状及问题第32-43页
 第一节 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运用市场化理念的现状第32-38页
  一、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第32-33页
  二、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运用市场化理念的现实问题第33-38页
 第二节 市场化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缺失的后果第38-40页
  一、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第38-39页
  二、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增加第39页
  三、降低政府工作绩效第39-40页
 第三节 市场化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缺失的原因分析..第40-43页
  一、历史原因第40页
  二、现实原因第40-43页
第五章 国外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43-52页
 第一节 国外政府部门公务员培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为例第43-45页
  一、美国公务员培训体系第43-44页
  二、对我国的启示第44-45页
 第二节 国外政府部门公务员流动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为例第45-48页
  一、美国公务员流动体系第45-47页
  二、对我国的启示第47-48页
 第三节 国外政府部门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韩国为例第48-49页
  一、韩国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8-49页
  二、对我国的启示第49页
 第四节 国外政府部门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英国为例第49-52页
  一、英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第49-52页
  二、对我国的启示第52页
第六章 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化理念的运用第52-85页
 第一节 公务员培训中的市场机制的建构——以襄樊市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为例第52-62页
  一、襄樊市行政学院培训情况调研第52-56页
  二、对襄樊市公务员培训情况的调研及分析第56-58页
  三、公务员培训中市场机制的建构第58-62页
 第二节 公务员流动中的市场配置机制建构第62-66页
  一、公务员流动中政府成本的构成第62-63页
  二、公务员流动中政府成本的测量第63-64页
  三、构建公务员流动中的市场配置机制,控制流动成本第64-66页
 第三节 公务员社会保障中市场机制的建构第66-71页
  一、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具体内容的基本设想第66-70页
  二、建立统一的公务员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70页
  三、加强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第70-71页
 第四节 公务员薪酬激励中市场机制的建构第71-85页
  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采用“纯薪酬”管理模式第71-73页
  二、强化激励针对性、推行多元化薪酬制度第73-75页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组合第75-82页
  四、薪酬的正负激励并重、做到奖罚分明第82-83页
  五、采用定期调薪、实现薪酬水平动态平衡第83页
  六、合理划分薪酬管理权限、加强宏观调控第83-84页
  七、实行可选择式福利制度、增强激励的弹性第84页
  八、建立退休奖金制度、强化长期激励第84-85页
结束语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我国人本思想的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
下一篇:拉萨市社区建设的政策与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