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概述 | 第9-18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相关司法案例处理与案例经验总结 | 第9-11页 |
第二节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概述 | 第11-14页 |
一、“人格”涵义的演变过程 | 第11-12页 |
二、“人格利益”的涵义 | 第12-13页 |
三、“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发展和涵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我国的研究理论和立法的缺陷 | 第14-16页 |
一、国内研究理论 | 第14-15页 |
二、我国的相关立法及缺陷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和立法情况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界定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法律特征 | 第18-21页 |
一、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财产性质 | 第18-20页 |
二、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人格性质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种类 | 第21-25页 |
一、动产 | 第21-22页 |
二、不动产 | 第22页 |
三、源于人体的财产 | 第22-23页 |
四、广义有体物中的“虚拟财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损害赔偿 | 第25-33页 |
第一节 财产中人格利益的司法认定标准 | 第25-27页 |
一、时间长短 | 第25页 |
二、爱惜程度 | 第25-26页 |
三、出处 | 第26页 |
四、用途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财产利益损害的价值赔偿与人格利益损害的精神赔偿 | 第27-29页 |
一、物的价值赔偿 | 第27页 |
二、人格利益损害的精神赔偿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精神损害的赔偿构成要件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中数额确定的问题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法律保护的建议 | 第33-36页 |
第一节 立法完善建议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法律保护 | 第34-36页 |
一、对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的主体法律保护 | 第34-35页 |
二、法律保护的“人格利益”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