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居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别居制度一般理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别居的起源 | 第8页 |
第二节 别居的概念和特征 | 第8-10页 |
一、别居的概念 | 第9页 |
二、别居的特征 | 第9-10页 |
第三节 别居与我国法律规定的分居的关系 | 第10-11页 |
一、别居与分居的联系 | 第10页 |
二、别居与分居的区别 | 第10-11页 |
第四节 别居与离婚的关系 | 第11-12页 |
一、别居与离婚的联系 | 第11页 |
二、别居与离婚的区别 | 第11-12页 |
第五节 国内外关于别居的立法规定 | 第12-17页 |
一、大陆法系对别居制度的规定 | 第13-14页 |
二、英美法系对别居制度的规定 | 第14-15页 |
三、港澳台地区关于别居的立法规定 | 第15-16页 |
四、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分居的规定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分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第一节 我国分居的现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分居没有制度化的原因分析 | 第18-21页 |
一、观念上的障碍 | 第18-19页 |
二、立法上的缺陷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建立别居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婚姻的二重属性 | 第21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别居制度的价值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别居制度的功能 | 第22-30页 |
一、缓和夫妻紧张关系的功能 | 第22-23页 |
二、防止家庭暴力的功能 | 第23-25页 |
三、防范婚内强奸的功能 | 第25-27页 |
四、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社会地位的功能 | 第27页 |
五、保护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的功能 | 第27-28页 |
六、便于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功能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别居制度的构建 | 第30-39页 |
第一节 别居权的设立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别居制度的立法体例 | 第32-33页 |
一、别居制度宜独立成章 | 第32页 |
二、别居标准宜采宽于离婚的模式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别居的种类 | 第33-34页 |
一、协议别居 | 第33页 |
二、裁判别居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别居的条件和程序 | 第34-35页 |
一、别居的条件 | 第34-35页 |
二、别居的程序 | 第35页 |
第五节 别居期间的夫妻财产关系和亲子关系 | 第35-37页 |
一、别居期间的夫妻财产关系 | 第35-36页 |
二、别居期间的亲子关系 | 第36-37页 |
第六节 别居的期限 | 第37页 |
第七节 别居的终止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