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

利用ISSR分析中国原生董棕植物遗传多样性

摘要(中文)第1-10页
摘要(英文)第10-12页
1 前言第12-30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第13-16页
     ·选择第13-14页
     ·基因流第14页
     ·遗传漂变第14-15页
     ·交配系统第15-16页
   ·常见的种群遗传结果模式第16-17页
     ·陆岛模式(Continent-Island Model)第16页
     ·海岛模式(Island Model)第16页
     ·阶石模式(Stepping-Stone Model)第16页
     ·距离用离摸式(Isolation-By-Distance Model)第16-17页
     ·层次模式(Hierarchical Model)第17页
   ·分子系统学的发展第17-18页
   ·分子系统学DNA水平的分子标记与检测第18-25页
     ·核酸序列测定第18-21页
     ·分子标记的应用第21-25页
   ·中国原生鱼尾葵属植物研究概况第25-28页
     ·鱼尾葵属植物特征第25页
     ·国内原生鱼尾葵属资源生物学特征第25-28页
   ·本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8-30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39页
   ·植物材料来源第30-31页
   ·仪器与试剂第31-33页
     ·实验仪器第31-32页
     ·试剂与药品第32页
     ·溶液配置第32-33页
   ·实验方法第33-39页
     ·改良3×CTAB法提取植物总基因组第33-34页
     ·基因组DNA的电泳第34页
     ·基因组DNA的纯度分析第34页
     ·董棕ISSR扩增第34-35页
     ·ISSR引物筛选第35页
     ·结果记录与分析方法第35页
     ·ISSR研究中应用到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第35-36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6-37页
     ·matK引物设计第37页
     ·MATK序列扩增及质量分析第37-38页
     ·测序第38-39页
3 结果及分析第39-53页
   ·基因组提取结果第39页
   ·董棕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ISSR-PCR体系优化第39-40页
     ·多态位点分析第40-42页
     ·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第42-43页
     ·种群间遗传分化与基因流第43页
     ·种群间遗传距离及遗传关系第43-46页
   ·matK序列分析第46-53页
     ·matK PCR扩增结果第46页
     ·序列比对排序及组成成分多态性第46-49页
     ·核酸碱基出现频率第49-51页
     ·matK序列的碱基位点分析第51页
     ·距离与标准误矩阵第51-52页
     ·进化树分析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9页
   ·总DNA的提取第53-54页
   ·利用ISSR分析董棕的遗传多样性第54-56页
     ·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54-55页
     ·董棕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第55-56页
   ·利用matK序列构建鱼尾葵属植物系统树第56-57页
   ·董棕的保护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原生香棕(Arenga Engleri Becc.)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南极中山站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碱性蛋白酶基因ACPRO001的克隆、表达和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