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5页 |
一、桄榔属植物简述 | 第12-16页 |
·香棕简述 | 第12-13页 |
·其他桄榔属植物的形态与分布 | 第13-15页 |
·棕榈植物的利用 | 第15-16页 |
二、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种群遗传结构的概述 | 第16-17页 |
·影响种群遗传结构的因素 | 第17-20页 |
·常见的群体遗传结构模式 | 第20-22页 |
·群体遗传结构的度量方法 | 第22-25页 |
·研究植物群体遗传结构的意义和展望 | 第25-27页 |
三、研究遗传多样性的采样策略 | 第27-28页 |
四、用于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分子标记 | 第28-30页 |
·RFLP标记 | 第29页 |
·RAPD标记 | 第29页 |
·AFLP标记 | 第29-30页 |
·SSR标记 | 第30页 |
五、分子标记技术在棕榈植物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六、ISSR分子标记技术概况及其应用 | 第31-33页 |
·ISSR技术的原理 | 第31页 |
·ISSR技术的特点 | 第31-32页 |
·ISSR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32-33页 |
·ISSR分子标记在植物物种和种群间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第33页 |
七、ITS序列分析部分桄榔属植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亲缘关系 | 第33-34页 |
八、本实验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5-43页 |
一、实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第35-37页 |
二、主要实验仪器 | 第37页 |
三、主要实验试剂和溶液 | 第37-38页 |
四、溶液配制 | 第38-39页 |
五、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第39-40页 |
·基因组DNA的电泳 | 第40页 |
·ISSR引物筛选及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 | 第40-42页 |
·ITS引物设计 | 第42页 |
·ITS序列扩增及质量分析 | 第42-43页 |
·测序 | 第43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3-64页 |
一、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43-46页 |
·基因组DNA纯度分析 | 第44页 |
·基因组DNA完整度分析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二、中国香棕资源的地理分布 | 第46-47页 |
三、中国香棕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结果 | 第47-57页 |
·ISSR引物筛选的结果 | 第47-48页 |
·香棕ISSR-PCR反应体系的可行性分析及讨论 | 第48-50页 |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第50-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四、部分桄榔属植物ITS序列分析 | 第57-64页 |
·ITS序列统计分析 | 第58-62页 |
·进化树(phylogenetictree)分析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