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丁善德音乐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丁善德钢琴作品的研究方面 | 第12-14页 |
·丁善德声乐作品的研究方面 | 第14-15页 |
·丁善德交响乐作品的研究方面 | 第15页 |
·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创作历程和创作特征及演唱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近年来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界定方面的主要研究论作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丁善德及其艺术歌曲概述 | 第20-28页 |
·丁善德生平简述 | 第20-22页 |
·丁善德的创作历程 | 第22-25页 |
·丁善德的艺术歌曲创作 | 第25-28页 |
第3章 丁善德艺术歌曲的分类 | 第28-32页 |
·原创艺术歌曲 | 第28-30页 |
·古诗词类 | 第28-29页 |
·近体诗类 | 第29页 |
·现代诗歌类 | 第29-30页 |
·其他类 | 第30页 |
·民歌改编曲 | 第30-32页 |
第4章 丁善德艺术歌曲的作品分析 | 第32-52页 |
·题材与选词 | 第32-34页 |
·旋律发展 | 第34-39页 |
·歌唱性旋律 | 第34-37页 |
·宣叙性旋律 | 第37-39页 |
·调式运用 | 第39-42页 |
·民族调式 | 第40-42页 |
·西洋调式 | 第42页 |
·调性布局 | 第42-44页 |
·单一调性 | 第43页 |
·双调性交替 | 第43-44页 |
·多种调性的转变 | 第44页 |
·钢琴伴奏 | 第44-52页 |
·引子的妙用 | 第45-47页 |
·描写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 | 第47-48页 |
·营造氛围、渲染情绪 | 第48-49页 |
·推进主题、深化意境 | 第49-52页 |
第5章 丁善德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 | 第52-58页 |
·民族风格 | 第52-54页 |
·中西融合 | 第54-55页 |
·时代精神 | 第55-56页 |
·贴近生活 | 第56-58页 |
第6章 丁善德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 | 第58-68页 |
·歌词分析和角色体验 | 第58-59页 |
·作品风格的把握 | 第59-62页 |
·把握民族风格 | 第60-61页 |
·了解时代特点 | 第61-62页 |
·声乐语言的运用 | 第62-63页 |
·声音的塑造 | 第63-64页 |
·作品的情感表现 | 第64-65页 |
·配合钢琴伴奏 | 第65-68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8-70页 |
附录1 | 第70-72页 |
附录2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