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貌测量中的特征匹配及光学特征投射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大型高温锻件热态在位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国内外典型结构光投射装置 | 第11-13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达曼光栅设计理论 | 第14-24页 |
·夫琅禾费衍射理论 | 第14-16页 |
·光的衍射理论 | 第14-15页 |
·夫琅禾费衍射理论 | 第15-16页 |
·达曼光栅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衍射效率 | 第17-19页 |
·评价函数 | 第19-20页 |
·达曼光栅设计理论 | 第20-22页 |
·光栅制作需考虑的因素 | 第22-23页 |
·光栅的制作方法 | 第22-23页 |
·分束角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光栅的优化设计与激光器光强自适应调节 | 第24-43页 |
·遗传算法 | 第24-29页 |
·编码 | 第24-25页 |
·初始种群 | 第25-26页 |
·适应度函数及其尺度变换 | 第26-27页 |
·遗传算子 | 第27-29页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29-32页 |
·Metropolis 准则 | 第29-30页 |
·冷却进度表的制定 | 第30-32页 |
·冷却进度表的选取原则 | 第32页 |
·并行结合模拟退火算法PRSA | 第32-33页 |
·光栅的计算与仿真 | 第33-38页 |
·遗传算法对光栅的设计和仿真 | 第33-35页 |
·并行组合模拟退火算法对光栅的设计和仿真 | 第35-37页 |
·网格型投射器设计 | 第37-38页 |
·激光器光强自适应调节 | 第38-41页 |
·图像对比度计算 | 第38-39页 |
·硬件设计 | 第39-41页 |
·对比度调节实验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方法 | 第43-52页 |
·常用的匹配约束 | 第43-44页 |
·外极线几何约束 | 第44-46页 |
·外极线约束 | 第44-45页 |
·基本矩阵的表示 | 第45-46页 |
·单应性映射 | 第46-48页 |
·极线约束结合单应实现图像匹配 | 第48-50页 |
·基于单一极线约束匹配的误差分析 | 第48-50页 |
·单应与极限约束结合进行匹配 | 第50页 |
·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平面靶标图像特征提取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实验验证 | 第52-62页 |
·图像匹配实验设备 | 第52-53页 |
·图像匹配实验过程 | 第53-55页 |
·靶标平面到像面单应性矩阵的建立 | 第55-57页 |
·圆靶标平面到像面单应矩阵的建立 | 第55-56页 |
·方格靶平面到像面单应性矩阵的建立 | 第56-57页 |
·基于单应矩阵的平面特征中心的提取 | 第57-60页 |
·基于单应矩阵的平面圆特征中心的提取 | 第57-58页 |
·基于单应矩阵的平面方格特征角点的提取 | 第58-60页 |
·特征提取精度评价 | 第60-61页 |
·平面圆特征中心的精提取评价 | 第60页 |
·平面方格特征角点的精提取评价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