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2 多元复合地基与筏基及上部结构的数值分析基本理论 | 第18-44页 |
·引言 | 第18页 |
·多元复合地基分析基本理论 | 第18-31页 |
·多元复合地基概述 | 第18-19页 |
·多元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方法 | 第19-31页 |
·上部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31-36页 |
·筏基有限元分析 | 第36-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3 多元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及筏基的共同作用理论及计算程序 | 第44-52页 |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基本理论 | 第44-45页 |
·上部结构-基础的耦合 | 第44页 |
·地基-基础的耦合 | 第44-45页 |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耦合分析方程 | 第45页 |
·共同作用分析计算程序 | 第45-50页 |
·程序说明 | 第45-46页 |
·VC++编程平台的使用 | 第46页 |
·程序中主要的类对象 | 第46-48页 |
·程序计算流程图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4 多元复合地基对上部结构-筏基-多元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影响 | 第52-98页 |
·引言 | 第52页 |
·一元复合地基-筏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 第52-62页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52-56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6-62页 |
·散体-柔性桩组合二元复合地基-筏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 第62-71页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62-64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4-71页 |
·散体-刚性桩组合二元复合地基-筏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 第71-78页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71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1-78页 |
·柔性-刚性桩组合二元复合地基-筏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 第78-86页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78-7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9-86页 |
·散体-柔性-刚性桩组合三元复合地基-筏基-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 第86-96页 |
·计算模型建立 | 第86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6-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5 筏基及上部结构对上部结构-筏基-多元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影响 | 第98-140页 |
·引言 | 第98页 |
·筏基对上部结构-筏基-多元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影响分析 | 第98-108页 |
·筏厚的影响 | 第98-103页 |
·筏基砼强度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上部结构对上部结构-筏基-多元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影响分析 | 第108-136页 |
·上部结构层数的影响 | 第108-114页 |
·上部结构层高的影响 | 第114-119页 |
·上部结构荷载不均匀的影响 | 第119-136页 |
·小结 | 第136-14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4页 |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140-142页 |
·后继研究的展望及建议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4页 |
附录 | 第1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