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持续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中运用的探析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0. 引言第14-22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页
   ·论文基本框架和内容第20-22页
1. 持续审计的概述第22-30页
   ·持续审计的内涵第22-23页
     ·持续审计的概念第22页
     ·持续审计的特点第22-23页
   ·持续审计产生的动因第23-26页
     ·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第23-25页
     ·遵循《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途径第25页
     ·复杂化的审计环境促进持续审计的产生第25-26页
   ·持续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6-29页
     ·委托代理理论是持续审计的理论根本第26-27页
     ·持续审计的需求供给分析第27-29页
   ·小结第29-30页
2. 持续审计实施的条件分析第30-37页
   ·持续审计实施的前提条件第30-34页
     ·审计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第30-31页
     ·贯彻适时制的审计思路第31-32页
     ·实行扩展式商业报告语言第32-33页
     ·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在线分析处理第33-34页
   ·持续审计的技术途径第34-36页
     ·嵌入式技术(EAM)第34页
     ·代理技术(AT)第34-35页
     ·持续性保障系统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3. 我国内部审计推行持续审计的优势、障碍及原因分析第37-52页
   ·持续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中应用具有的优势条件第37-44页
     ·网络环境下企业具有披露实时信息的前提第37-38页
     ·企业信息技术发展为扩大审计范围提供了条件第38-39页
     ·内部审计技术逐步与国际水平同步第39-41页
     ·远程网络审计技术的发展为持续审计提供了基础第41-44页
   ·持续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中应用存在的障碍第44-46页
     ·内部审计师对持续审计了解甚少第44页
     ·持续审计软件开发尚不成熟第44-45页
     ·持续审计的预期功效不被看好第45-46页
   ·持续审计推行产生障碍的原因第46-51页
     ·企业难以提供持续审计需要的全部条件第46-48页
     ·内部审计师的素质难以适应持续审计第48页
     ·持续审计的相关技术开发尚不成熟第48-50页
     ·审计准则不完善对持续审计的执行不利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4. 我国内部审计应用持续审计的建议第52-64页
   ·完善企业内部信息化环境建设第52-53页
     ·加快大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第52页
     ·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第52-53页
   ·转变现有审计观念,提高审计师的业务技能第53-55页
     ·改变管理层及内部审计师对持续审计的看法第53-54页
     ·提高内部审计师的业务技能第54-55页
   ·加强持续审计相关技术的研究第55-58页
     ·加快对XBRL标准的制定第55-56页
     ·完善对持续审计系统的开发第56页
     ·研发数据仓储技术第56-58页
   ·内部审计准则应补充持续审计的内容第58-59页
     ·要求企业提供实时信息第58页
     ·按委托代理关系规定持续审计信息披露的范围第58-59页
     ·完善持续审计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规定第59页
   ·率先在集团公司试点推行第59-61页
     ·集团公司具有对持续审计的需求第60页
     ·选择条件成熟的集团公司试点第60-61页
   ·持续审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流程图构想第61-63页
   ·小结第63-64页
结束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问题探讨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