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东河砂岩段储层特征及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论文选题依据、目的及来源 | 第9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思路与工作方法 | 第11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取得的认识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18页 |
·区域构造概况 | 第14-15页 |
·地层及残余厚度分布 | 第15-18页 |
·东河砂岩段地层概况 | 第15-16页 |
·东河砂岩段残余厚度分布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东河砂岩段层序与沉积相划分 | 第18-24页 |
·东河砂岩段层序划分与对比 | 第18-20页 |
·东河砂岩段沉积相特征 | 第20-24页 |
第四章 东河砂岩段岩石学特征 | 第24-29页 |
·岩矿特征 | 第24页 |
·岩石结构特征 | 第24-26页 |
·东河砂岩段粘土矿物特征 | 第26-29页 |
第五章 东河砂岩段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第29-52页 |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 第29-32页 |
·压实和压溶作用 | 第29页 |
·胶结作用 | 第29-31页 |
·溶蚀作用 | 第31-32页 |
·东河砂岩成岩变化及特征 | 第32-42页 |
·石英的变化 | 第32-34页 |
·长石的变化 | 第34-36页 |
·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转化 | 第36-38页 |
·碳酸盐胶结物及其成岩变化 | 第38-41页 |
·石膏和硬石膏 | 第41-42页 |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 第42-49页 |
·孔隙形成与演化模式 | 第49-52页 |
第六章 东河砂岩段储层特征及评价 | 第52-69页 |
·东河砂岩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 | 第52-59页 |
·孔隙类型 | 第52-53页 |
·东河砂岩段岩性分析的物性特征 | 第53-56页 |
·储集物性垂向上的变化 | 第56-57页 |
·储集物性平面变化特征 | 第57-59页 |
·东河砂岩段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 第59-62页 |
·孔喉结构图像分析 | 第59-61页 |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第61-62页 |
·东河砂岩段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 第62-65页 |
·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碳酸盐含量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 第64页 |
·构造运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东河砂岩段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块预测 | 第65-69页 |
·东河砂岩储层评价标准 | 第65-66页 |
·东河砂岩储层评价预测 | 第66-6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图版I | 第75-76页 |
图版II | 第76-77页 |
图版III | 第77-78页 |
图版IV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