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乡镇企业的界定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13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一般分析框架 | 第16-22页 |
·乡镇企业产权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乡镇企业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 第17-22页 |
·制度变迁的主体 | 第17-19页 |
·制度变迁的动力 | 第19-20页 |
·制度变迁的方式 | 第20-21页 |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永州地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36页 |
·永州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 | 第22-26页 |
·永州地区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 | 第26-34页 |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背景 | 第26-27页 |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阶段分析 | 第27-33页 |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各阶段的主体、动力、方式 | 第33-34页 |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与“苏南、温州、南岭模式”的比较 | 第36-43页 |
·国内几种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模式 | 第36-39页 |
·“苏南模式”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 | 第36-37页 |
·“温州模式”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变迁 | 第37页 |
·“深圳南岭模式”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 | 第37-39页 |
·国内几种产权制度变迁模式的不足 | 第39页 |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与三者之间的比较 | 第39-43页 |
·四者的差异 | 第39-41页 |
·四者的沟通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模式的探讨 | 第43-50页 |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模式选择的原因 | 第43-46页 |
·永州乡镇企业产权制度变迁模式发展的措施 | 第46-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专著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