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品种早熟18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SSR分子标记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4页
 1 病害概况第11-13页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和危害第11页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症状第11-12页
   ·大豆疫霉菌根腐病的发病条件第12页
   ·大豆疫霉菌根腐病的控制第12-13页
     ·利用抗、耐病品种第12页
     ·化学防治技术第12-13页
     ·农业栽培措施第13页
     ·生物防治第13页
 2 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类型第13-16页
   ·质量性状抗病性第14-15页
   ·数量性状抗病性第15-16页
 3 抗病基因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第16-20页
   ·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第16-19页
     ·BSA法在定位抗性基因上的应用第17页
     ·BSA在定位作物育性基因上的应用第17-18页
     ·BSA在定位生理、形态性状基因上的应用第18页
     ·BSA在品种资源管理上的应用第18-19页
   ·近等基因系法(NILs)第19页
   ·利用连锁群已有的标记筛选法第19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第19-20页
 4 分子标记第20-28页
   ·分子标记的种类第21-27页
     ·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第21-22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第21-22页
       ·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多态性(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第22页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第22-25页
       ·随机引物的PCR标记第22-24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第22-23页
         ·任意引物PCR(Arbitrarily Prim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第23页
         ·DNA扩增指纹印迹(DNA Amplification Fingerprinting,DAF)第23-24页
       ·特异引物的PCR标记第24-25页
         ·序列标志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STS)第24页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第24页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第24页
         ·单引物扩增反应(Single Primer Amplificatipn Reawtion,SPAR)第24-25页
         ·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第25页
         ·双脱氧化指纹法(Dideoxy Fingerprints,ddF)第25页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技术的DNA标记第25-26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第25-26页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s,CAPS)第26页
     ·基于DNA芯片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第26-27页
       ·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第26-27页
   ·分子标记的应用领域第27-28页
     ·基因组作图和基因定位研究第27页
     ·基于图谱克隆基因第27页
     ·物种亲缘关系和系统分类中的应用第27-28页
     ·用于疾病诊断和遗传病连锁分析第28页
   ·分子标记技术的展望第28页
 5 微卫星标记的应用第28-32页
   ·大豆遗传作图中的应用第29-30页
   ·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及遗传距离上应用第30页
   ·在数量性状基因分析上应用第30-31页
   ·在建立DNA指纹、鉴定品种及品种专利上应用第31页
   ·在标记辅助育种上应用第31-32页
 6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大豆品种早熟18抗疫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第34-3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4-37页
   ·材料第34-35页
   ·试验方法第35-37页
     ·培养基制备第35-36页
     ·大豆疫霉菌单孢系建立第36页
     ·植株的培养第36页
     ·抗性鉴定方法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亲本及其后代对PS41-1菌株的抗性遗传分析第37-38页
 3 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早熟18抗病基因的SSR分子标记第39-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3页
   ·试验材料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3页
     ·大豆DNA的提取第39-40页
     ·DNA浓度测定第40页
     ·组建抗、感池第40-41页
     ·微卫星DNA扩增第41页
       ·引物合成第41页
       ·PCR扩增第41页
     ·PCR产物电泳第41页
     ·扩增产物检测第41-43页
       ·试剂的配制第41-42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和显影第42-43页
     ·数据分析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SSR标记的筛选第43-44页
   ·抗病基因RpsZS18的SSR标记与作图第44-47页
 3 讨论第47-48页
 4 全文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附录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苗期干旱胁迫适应性反应及其与糖分配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两套玉米抗病近等基因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