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

氧化锌掺杂系统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引言第8页
 §1.2 ZnO的基本性质第8-10页
  §1.2.1 ZnO的结构第8-10页
  §1.2.2 ZnO的电学性质第10页
  §1.2.3 ZnO的光学性质第10页
 §1.3 ZnO的本征缺陷第10-11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密度泛函理论与计算方法第13-18页
 §2.1 计算模拟第13页
 §2.2 多电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第13-14页
 §2.3 密度泛函理论第14-17页
 §2.4 CASTEP计算工具第17-18页
第三章 ZnO的电子结构第18-21页
 §3.1 模型与参数选择第18页
 §3.2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8-21页
  §3.2.1 几何优化结果第18-19页
  §3.2.2 ZnO的能带和态密度第19-21页
第四章 ZnO的p型掺杂研究第21-26页
 §4.1 引言第21页
 §4.2 模型与参数选择第21-22页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22-25页
  §4.3.1 C代Zn位ZnO的能带和态密度第22页
  §4.3.2 C代O位ZnO的能带和态密度第22-23页
  §4.3.3 C代Zn位与C代O位共掺ZnO的能带和态密度第23-24页
  §4.3.4 电荷分布第24-25页
 §4.4 小结第25-26页
第五章 掺杂ZnO系统的带隙调节第26-32页
 §5.1 引言第26页
 §5.2 模型与参数选择第26-27页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27-31页
  §5.3.1 Be掺杂ZnO和Mg掺杂ZnO系统第27-28页
   (1) 优化后的晶格参数和形成能第27-28页
   (2) 掺杂系统的带隙第28页
  §5.3.2 Be-Mg共掺杂ZnO系统第28-31页
   (1) 优化后的晶格参数和形成能第28-29页
   (2) 带隙展宽机制第29-31页
 §5.4 小结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
下一篇:球形量子点中类氢施主杂质电子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