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聚酰亚胺基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润湿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引言第12页
   ·润湿性原理第12-15页
     ·接触角第12页
     ·前进角、后退角与接触角滞后第12-13页
     ·滚落角第13页
     ·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第15-20页
     ·刻蚀技术第15-16页
     ·相分离技术第16-17页
     ·模板法第17页
     ·机械拉伸法第17-18页
     ·电纺丝法第18-19页
     ·自组装技术第19页
     ·溶胶-凝胶法第19-20页
     ·其他方法第20页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第20-24页
     ·自清洁涂层第20-21页
     ·油水分离第21-22页
     ·超疏水纺织物第22-23页
     ·流体减阻第23页
     ·其他应用第23-24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1页
第二章 纳米银修饰聚酰亚胺超疏水表面涂层的制备第31-51页
   ·引言第31-32页
   ·实验部分第32-34页
     ·试剂和仪器第32页
     ·样品的制备第32-33页
       ·聚酰胺酸涂层的制备第32-33页
       ·纳米银修饰聚酰亚胺超疏水表面涂层的制备第33页
     ·表征方法第33-34页
       ·接触角测量第33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3-34页
       ·原子力显微镜第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8页
     ·制备原理第34-35页
     ·聚酰亚胺涂层的制备第35-36页
       ·聚酰胺酸(PAA)涂料浓度对涂层厚度的影响第35页
       ·除溶剂温度对涂层外观的影响第35-36页
     ·热处理温度对表面结构和润湿性的影响第36-42页
       ·热处理温度对表面结构的影响第36-40页
       ·热处理温度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40-42页
     ·离子交换对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第42-48页
       ·离子交换所用溶剂的极性的影响第42-44页
       ·离子交换时间的影响第44-46页
       ·AgNO_3 溶液浓度的影响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纳米银修饰聚酰亚胺超疏水表面的防结霜性能研究第51-75页
   ·引言第51页
   ·实验部分第51-54页
     ·试剂和仪器第51-52页
     ·样品制备第52-53页
     ·测试方法第53-54页
       ·膜厚的测量第53页
       ·接触角测量第53页
       ·大面积粗糙度测量第53-54页
       ·抗结霜性能测试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73页
     ·超疏水铝板表面的结霜/化霜过程第54-65页
       ·第一次结霜过程第54-59页
       ·第一次化霜过程第59-62页
       ·二次结霜过程第62-64页
       ·第二次化霜过程第64-65页
     ·超疏水铝板表面的结霜/化霜过程的探讨第65-71页
       ·结霜过程的机理第66-68页
       ·化霜过程第68-71页
     ·结霜/化霜过程的能耗模拟计算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第四章 聚酰亚胺/SiO_2 复合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75-89页
   ·引言第75-76页
   ·实验部分第76-78页
     ·试剂和仪器第76-77页
     ·样品的制备第77页
     ·测试方法第77-78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77页
       ·接触角测量第77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77-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7页
     ·疏水SiO_2 含量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8-82页
     ·疏水SiO_2 含量对涂层润湿性能的影响第82-85页
     ·耐溶剂性能第85页
     ·耐刮伤性能第85-86页
     ·自清洁性能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应溅射碳化钒薄膜及VC/Si3N4、V2C/Si3N4纳米多层膜的制备、生长结构与力学性能
下一篇:我国矿山安全管制失灵的原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