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云南省富民县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研究思路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 第17-23页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 第17-19页 |
·发展和均衡发展 | 第17页 |
·教育均衡发展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 第17-18页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误区 | 第18-19页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 第19-23页 |
·义务教育实行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富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23-31页 |
·富民县义务教育发展的状况 | 第23-28页 |
·富民县经济社会及教育基本状况 | 第23页 |
·富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 第23-28页 |
·富民县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的原因探求 | 第28-31页 |
·根本原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28页 |
·关键因素—城乡二元结构 | 第28-29页 |
·重要因素—制度性因素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富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及其效果 | 第31-45页 |
·富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 第31-35页 |
·收缩校点,改撤并举 | 第31页 |
·加大投入,改造薄弱学校 | 第31-33页 |
·创新培训,优化队伍 | 第33-35页 |
·政策倾斜,扶持弱势群体 | 第35页 |
·实践后的富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 第35-39页 |
·进一步促进富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 第39-45页 |
·体现公平,确保"三个到位" | 第39-41页 |
·均衡硬件,实现"三大工程" | 第41-42页 |
·均衡软件,加大向弱势学校和群体倾斜 | 第42-43页 |
·创新教师配置"两种机制",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 第43页 |
·注重教育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A 座谈会提纲 | 第50-52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