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致谢 | 第12-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27页 |
·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的时代背景及其问题的提出 | 第16-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界说 | 第27-58页 |
·价值与管理价值 | 第27-33页 |
·价值概念的多维审视 | 第27-30页 |
·管理与管理价值 | 第30-33页 |
·对企业管理价值的理解 | 第33-44页 |
·企业管理价值的内涵 | 第33-35页 |
·企业管理价值理论的历史嬗变 | 第35-39页 |
·新世纪企业管理价值的时代吁求 | 第39-44页 |
·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的合理性阐证 | 第44-56页 |
·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的涵义 | 第44-46页 |
·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的生成依据 | 第46-51页 |
·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的实现条件 | 第5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企业-自然”价值生态 | 第58-95页 |
·“企业-自然”价值生态实现的必要性 | 第58-65页 |
·世纪难题的是非评述 | 第58-62页 |
·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自然价值的基础制约性 | 第62-65页 |
·企业尊从自然价值的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可行性 | 第65-80页 |
·经济与生态从价值对立到价值统一的理论衍变 | 第65-68页 |
·面向生态经济模式企业机会与挑战的理性思辨 | 第68-74页 |
·作为外在动因的政府钳制与扶植作用 | 第74-80页 |
·企业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价值路径 | 第80-93页 |
·资源利用的“精益化” | 第80-84页 |
·生产过程的“生物链化” | 第84-88页 |
·营销方式的“绿色化” | 第88-90页 |
·逆向物流处理的“系统化”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四章 “企业-社会”价值生态 | 第95-125页 |
·企业属性透视 | 第95-104页 |
·企业的自然经济属性 | 第95-98页 |
·企业的社会伦理属性 | 第98-101页 |
·“得”“德”价值关系的对立统一 | 第101-104页 |
·企业与社会的价值和合性 | 第104-114页 |
·企业社会资本及其伦理边界 | 第104-109页 |
·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策略”现象 | 第109-114页 |
·企业与企业的价值共存性 | 第114-124页 |
·竞争与合作的中和—“绿海战略” | 第114-120页 |
·企业间互利共存的“生态”路径 | 第120-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五章 “企业-员工”价值生态 | 第125-158页 |
·管理的人本化趋势 | 第125-135页 |
·“科学管理”的双重效应 | 第125-129页 |
·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价值追求 | 第129-135页 |
·员工劳动“体面”与“尊严”的价值分析 | 第135-142页 |
·“劳动”发展的历史追溯 | 第135-138页 |
·企业“体面”与“尊严”的现状勘察 | 第138-140页 |
·员工劳动“体面”与“尊严”的实现路径 | 第140-142页 |
·企业行为选择与员工心理体悟的价值统一 | 第142-156页 |
·不同企业性格下员工主体价值意识的差异性 | 第143-149页 |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心理枯竭态势及有效遏制 | 第149-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8-161页 |
·研究结论 | 第158-159页 |
·未来展望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第16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