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 第8-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8页 |
二、文章结构及主要创新 | 第8-9页 |
第三节 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9-11页 |
一、主要创新 | 第9页 |
二、主要不足 | 第9-11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的格局及挑战 | 第11-21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的结构体系和职能分工 | 第11-16页 |
一、我国现行金融机构的设置 | 第11-12页 |
二、我国现行金融监管系统的结构体系 | 第12-14页 |
三、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分工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主要局限 | 第16-18页 |
一、监管职责的分散导致监管的越位与缺位并存 | 第16-17页 |
二、金融业的发展使分业监管模式面临较大挑战 | 第17-18页 |
三、日益加剧的金融风险使传统的业务监管难以为继 | 第18页 |
第三节 新形势所要求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 第18-21页 |
一、监管资源浪费促使金融监管进行结构整合 | 第19页 |
二、混业经营方式要求金融监管进行层次升级 | 第19页 |
三、全球金融危机推动金融监管进行理念重塑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财政监督情况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财政监督概述 | 第21-24页 |
一、财政监督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二、财政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 第22-23页 |
三、财政监督的体系设置及职责分工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财政金融监督的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一、财政金融监督的内涵 | 第24-25页 |
二、财政监督与其他金融监督机构的关系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财政监督在金融监管领域发挥的作用 | 第26-29页 |
一、财政监督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基本体系 | 第26页 |
二、财政监督在金融监管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 | 第26-29页 |
第四章 财政监督履行金融监管职责的必要性及优势 | 第29-43页 |
第一节 财政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决定其必须肩负金融监管的职责 | 第29-35页 |
一、国家财政是金融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 第29-33页 |
二、财政部门是国家金融机构的最大出资人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财政监督的内容和效力强化了其进行金融监管的优势 | 第35-39页 |
一、股东身份有利于其深入开展监督 | 第36页 |
二、职能优势有利于其进行延伸检查 | 第36-37页 |
三、行政地位有利于其加大惩处力度 | 第37-38页 |
四、机构配备有利于其多方发掘问题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财政监督的特点使之更符合新时期金融监管的需要 | 第39-43页 |
一、财政监督推动金融监管从合规监管向风险预警进行过渡 | 第39-40页 |
二、财政监督推动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进行过渡 | 第40-41页 |
三、财政监督推动金融监管从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进行过渡 | 第41页 |
四、财政监督推动金融监管从单一监管向全面监管进行过渡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继续强化财政监督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 第43-51页 |
第一节 转变监管理念,形成以风险预警为首的财政监督目标 | 第43-45页 |
第二节 调整监管格局,强化以财政监督为核心的多部门监管体系 | 第45-47页 |
第三节 革新监管方式,确立以动态监管为主的财政监督模式 | 第47-48页 |
第四节 服务监管大局,形成以辅助产业发展为纲的财政监督思路 | 第48-49页 |
第五节 把握监管趋势,形成以绩效监督为亮点的财政监督创新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