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公开课 | 第10页 |
·价值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国内 | 第12-17页 |
·国内对公开课的价值持肯定态度 | 第12-13页 |
·国内对公开课的价值持否定态度 | 第13-17页 |
·国外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研究工具 | 第19页 |
·研究假设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0-42页 |
·这难道不是一堂好课吗?——对一堂数学公开课的全程观察 | 第20-27页 |
·公开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对初中数学公开课态度的调查 | 第27-36页 |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27-29页 |
·教师调查结果 | 第29-34页 |
·专家访谈结果 | 第34-36页 |
·海面上的灯塔——对公开课价值的思考 | 第36-38页 |
·执教者——最深最广最真的磨练 | 第36-38页 |
·学生——久违的阳光很灿烂 | 第38页 |
·研究者——你的课堂我的天堂 | 第38页 |
·公开课,我们忽略了什么?——对公开课价值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38-42页 |
·盲目从众,随波逐流 | 第39页 |
·服从权威,丧失人格 | 第39-40页 |
·只教不研,缺少反思 | 第40页 |
·追名逐利,明哲保身 | 第40页 |
·同行相妒,文人相轻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2-49页 |
·改造我们的价值取向,重塑我们的信仰 | 第42-43页 |
·功利取向 | 第42页 |
·结果取向 | 第42-43页 |
·形式取向 | 第43页 |
·审视公开课,探索公开课的多元价值 | 第43-46页 |
·公开课的显性价值和公开课的隐性价值 | 第43-44页 |
·公开课的工具价值和公开课的内在价值 | 第44页 |
·公开课的思想引领价值 | 第44-45页 |
·公开课的学术交流、研究价值 | 第45页 |
·公开课的多元审美导向价值 | 第45-46页 |
·卸下附加,回归公开课的教研本质 | 第46-47页 |
·公开课的价值不在课本身成功与否 | 第46页 |
·公开课的重点是评课,而不是评人 | 第46-47页 |
·用审视的眼光看公开课 | 第47页 |
·理性定位,让公开课简单易复制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附录A 学生问卷 | 第52-53页 |
附录B 教师问卷 | 第53-55页 |
附录C 专家访谈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