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中央16 号文件概念的界定 | 第10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一、研究难点与重点 | 第12页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制度建设及其评价 | 第14页 |
二、学科建设及其评价 | 第14-15页 |
三、课程建设及其评价 | 第15-16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及其评价 | 第16-17页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其评价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中央16 号文件下发的背景及其深刻影响 | 第20-32页 |
第一节 中央16 号文件下发的背景 | 第20-28页 |
一、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三、网络信息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23-25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五、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 第26-28页 |
第二节 中央16 号文件的深刻影响 | 第28-31页 |
一、迎来新发展 | 第28-30页 |
二、提出新挑战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中央16 号文件下发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及特色 | 第32-42页 |
第一节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 | 第32-36页 |
一、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不动摇 | 第32-33页 |
二、领导重视,贯彻有力 | 第33页 |
三、全面落实“05 方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 第33-34页 |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 第34页 |
五、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 | 第34-35页 |
六、强化师资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 第36-41页 |
一、作形势报告之会,激学生奋发之情 | 第36-37页 |
二、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教学 | 第37-38页 |
三、实施主题教育,提高学生觉悟 | 第38页 |
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快乐成长 | 第38-39页 |
五、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 第39-40页 |
六、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展示教师表率风范 | 第40页 |
七、抓辅导员建设,助大学生成长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中央16 号文件下发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思考 | 第42-53页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硕果累累 | 第42-48页 |
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 第42-43页 |
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 | 第43-44页 |
三、课程建设趋于科学与合理 | 第44-45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第45页 |
五、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 | 第45-46页 |
六、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 第46-47页 |
七、学生满意度不断提高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喜人的成绩,深刻的启示 | 第48-50页 |
一、领导体制方面,加强宏观领导 | 第48页 |
二、长效工作方面,注重建章立制 | 第48-49页 |
三、保障机制方面,重视全面保障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50-52页 |
一、加强领导,形成育人合力 | 第50页 |
二、推进学科建设,夯实理论基础 | 第50-51页 |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工作队伍 | 第51-52页 |
四、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